滋补调养
滋补调养

您现在的位置: 滋补调养介绍_滋补调养注意 > 滋补调养两性 > 今日大暑长夏将至,萤火微明万物荣华

今日大暑长夏将至,萤火微明万物荣华

发布时间:2019-9-1 23:41:18   点击数:

大暑推荐阅读

今日大暑

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已然來臨

大暑六月中。大,极也,盛也;暑,热也。季夏湿热之气盛,月半转大,故谓之大暑,乃六月之中气也。

——《岁序总考全集·一年二十四气详解》

大暑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二个节气,大暑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当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为应对“伏气”。

大暑之後就是立秋,這恰好符合大自然物極必反之規律。

大暑時節,喜熱植物進入快速生長階段。

物候解

初候,腐草为萤

古人认为,萤火虫乃腐草所变,萤火虫又名“烛宵”、“耀夜”,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诗意之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萤火虫袅袅神秘在静夜里穿梭时,其实凉爽的秋已经不远了。

二候,土润溽音辱暑

土气湿润,天炎故蒸郁而为暑湿。俗称“龌龊热”,形容在此闷热的天气下,人们身上黏腻难耐的感受。

三候,大雨时行

因湿气积聚而招致大雨滂沱,而大雨时行以退暑,最热时秋即携大雨来临。

大雨又使暑濕減弱,天氣開始要向立秋過度了。

东汉刘熙在《释名》里这样解释:暑是煮,火气在下,骄阳在上,熏蒸其中为湿热。

大暑时节喜热农作物生长最快。农谚有云:“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大暑不暑,五谷不鼓。”

大暑之时,若没有充足的阳光照射,水稻、棉花等农作物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但是如果连续长时间的阳光照射,又会使农作物的水分蒸发迅速,对其成长十分不利。

古人过大暑

暑天纳凉

曹植作《大暑赋》,其中说到:“机女绝综,农夫释耘。背暑者不群而齐迹,向阴者不会而成群。”织布的女子不再织布,耕作的农夫放弃耕耘,都成群结队隐迹于阴凉之处,此为劳动人民的天然解暑之法。

而有条件的达官贵人则要高端许多,对此,曹植写到:“大臣迁居宅幽,绥神育灵。云屋重构,闲房肃清。寒泉涌流,玄木奋荣。积素冰于幽馆,气飞结而为霜。奏白云于琴瑟,朔风感而增凉。”

大人们迁居与幽静的宅院,通过大暑节气来调养生息。居所之内,清净闲适,外有树木幽深环绕,泉水围涌。再将准备好的冰块置于室内,飞而结成霜花。在这云深渺渺之境焚香奏乐,凉意自然生发。

大暑食俗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具有神奇的清热解毒的功效,故被誉为“仙草”。将其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夏天放学回家又或者是玩耍归来,一身热汗擦去,再端起那碗妈妈做好的凉粉,一口吃下,冰凉透爽的感觉立刻贯穿全身,暑气也像在顷刻间就全部散去。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免费供应伏茶时间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到八月末。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

在大暑节气前后,南方人还喜欢吃各种凉拌素菜,如芽菜凉拌油豆腐、凉拌豆角、凉拌三丝、

大暑来临,温州人有煎青草豆腐的习俗。青草豆腐指的是采用仙草、甘草、夏枯草与菊花、金银花等中草药煎制成豆腐形状、冷却后即可食之,清凉解毒,生津止渴。过去不少家庭都能自制食用。

每逢大暑当日或暑热天气,在广东珠三角一带几乎家家户户都煲消暑汤。老冬瓜鲜荷叶汤是其中有名的一道广东民间传统的消暑饮食汤品。它主要是由老冬瓜、新鲜荷叶和赤小豆组成。

大暑期间,我国台湾地区有吃凤梨的习俗,民间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大暑,按莆田习俗家家户户都要吃荔枝,叫做“过大暑”。民间传说大暑这一天吃荔枝,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富有营养价值,所以吃鲜荔枝可以滋补身体。先将鲜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大暑时刻一到便取出品尝。这一时刻吃荔枝,最惬意、最滋补。

大暑养身

大暑时节,天气酷热,人们易出现心烦意乱,急躁焦虑,无精打采,精神不集中等情形,有人称之为“精神中暑”。因此,要做好精神调养,保持心境清静,避免不良刺激,凡事以平常心对待,切莫大喜大怒。同时在饮食方面应清淡、多样化,以清为补,宜补气清暑,健脾养胃,多食营养丰富的果蔬和蛋白质,并适当食用姜、葱、蒜、醋,既能杀菌防病,又能健脾开胃。

大暑节气养生

伏天晒背

《黄帝内经》记载: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意思就是说人体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没有它就没有生命。大暑在伏天里,进入伏天阳气渐旺,到达全年顶峰。

智慧的古人教我们借助大自然的阳气来补充自己的阳气——伏天晒背。这个方法源自清朝天休子的《修昆仑证验》,具体做法如下:在三伏天的特定时间(巳时:9点~11,午时:11点~1点,未时:1点~3点),赤身在烈日中晒,晒到背部发热,浑身舒服即可,可先晒20~40分钟,逐步根据身体的耐受程度可加到1小时,2小时。此外书中特别强调女性生理期也可以晒。

这种方法“不论新旧大小病症,概能痊愈除根”。书中记载,赤身晒太阳的时候虽然汗流浃背,但是并不觉得热,反而更能感觉到风的凉爽。值得注意的是初次晒的时候,有些人会脱皮甚至起水泡,不过这种晒伤痊愈很快,不过两天就能够好了。这相当于“瞑眩反应”,取决于不同体质、不同疾病。

晒伏姜

夏季天气炎热,人体阳气易向外散,此时人们又喜吹空调,吃冰饮,很容易受寒。

药食同源的生姜可以增强血液循环,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化解体内寒湿之气。所以自古就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民间更是一直流传着晒伏姜的传统。

具体做法:

1、鲜姜切碎,跟红糖搅拌在一起,比例1:1,放入玻璃瓶中,如果不喜欢那么甜,也可以少一些糖。

2、天气好的时候放在阳光下暴晒,让红糖和生姜充分吸收太阳的能量,有汁液析出的时候可适当摇晃,最终生姜和红糖会融合成膏状。

3、晒满三伏,在阴凉处保存即可。

想喝的时候,开水一冲,就是一杯温阳散寒、暖胃止痛的红糖伏姜茶。

神阙穴

神阙穴就是人们常说的肚脐。它是人体全身个穴位中唯一看得见、摸得着的穴位,地处人身阴阳相交之处,诸气会聚之所,为生命之根蒂。母体中的胎儿是靠胎盘来呼吸的,属先天真息。婴儿脱体后,脐带即被切断,先天呼吸中止,后天呼吸开始。而脐带、胎盘则紧连在脐中,所以,没有神阙,生命将不复存在。因此如果人体启动胎息功能,就犹如给人体建立了一座能源供应站,人就时刻元气满满。

要启动能源供应站,首先要铺设管道。中经堂彭祖炼脐术遵循天人合一的规律,在特定时节(24节气),选用气味俱厚且善于走窜的上品药材,疏通人体的经络系统(以奇经八脉为主),上通泥丸(百会),中达劳宫,下透涌泉,五个点全都打通,打通的标志就是每个部位都要达到出汗。其次要建立动力系统,隔附子肉桂饼灸可以把药物的药气凝聚在神阙,通过艾灸的热流从脐部扩充到全身,达到补气培元,激发人体自愈力的效果。

三伏贴

三伏这段时间正是万物一年中生长发育最快的时候,人体的代谢能力达到顶峰,此时运用补虚助阳药或温里散寒药物,天人合一,可将阴寒之邪消灭在蛰伏状态,这也是中医强调“冬病夏治”的原因。

年三伏天分初伏10天、中伏20天、末伏10天,共40天,具体如下:

初伏:7月12日——7月21日

中伏:7月22日——8月10日

末伏:8月11日——8月20日

伏前贴:7月1日——7月11日

加强贴:8月1日——8月10日

伏后贴:8月21日——8月31日

适用症

①呼吸系统疾病:哮喘、老慢支、过敏性鼻炎、咽炎、梅核气、体虚、容易感冒等

②消化系统疾病:胃溃疡疾患、胃胀、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便秘等

③痹症: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受风、寒、湿侵袭诸症

④妇产科疾病:痛经、产后受风、头痛等

随喜转发功德无量!

“生态”盖指生命体与其环境的有机联系。生态伦理就是人们对生命存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道德观念、基本规范和道德实践。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环境危机的广泛体认,生态意识猛然走出专业圈囿,置身公众舞台,被赋予影响人类环境实践,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的重任,成为世界显学。道教不是生态学,但其生态伦理精神因其独有的特色而为其他学说和宗教不可替代,否则就不可能衰而复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在伦理认识上,道教以其重视生命的喜乐、宁静、恬淡、朴素和心灵的充实与扩展为特色,







































北京医院白癜风治疗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新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uangguoji.com/zblx/9626.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