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补调养
滋补调养

您现在的位置: 滋补调养介绍_滋补调养注意 > 滋补调养两性 > 养生知识分享今日立秋一夏无病三分虚

养生知识分享今日立秋一夏无病三分虚

发布时间:2016-11-25 23:27:29   点击数:
今日立秋

 8月7日正式立秋。初秋时节,气温虽然有所下降,但酷暑的余威还不时呈现出来;人们刚刚经过湿热的暑天,体内的湿浊还未完全消除。尽管有“秋冬进补”的说法,但如果大量进食补品,特别是过于滋腻的养阴之品,会助湿生痰,影响肺的宣降功能,还可能加重脾胃负担,使长期处于“虚弱”的胃肠不能一下子承受,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因此,在初秋,以“清补”为要。所谓“清补”,就是适当食用一些具有清肺、健脾、利湿的食物或药物。一方面,可以起到补益调理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以消除夏日酷暑的“后遗症”。

宜祛暑滋阴

  秋季燥气上升,易伤津液。在饮食上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另外,多吃豆类等食物,少吃油腻厚味之物。

  蔬菜应选择新鲜汁多的,如黄瓜、冬瓜、西红柿、芹菜等。水果应食用养阴生津之品,如葡萄、西瓜、梨、香蕉。另外需要提醒的是,立秋之后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脾胃虚寒者尤其要注意不宜食用过多。

宜调理脾胃

  立秋后很长一段时间,气温还是较高的,空气湿度也较大。再经过苦夏的煎熬,很多人脾胃往往很虚,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调理脾胃应该侧重于清热、利湿、健脾,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脾虚的人常常食欲不振、肢体倦怠、面色萎黄,秋天不妨适度吃点健康和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如芡实、山药等。

着重养阴补虚

  秋天正是养阴补虚的好时节,但是秋补可不能乱补,只有了解自己的体质才好对症进补。

  呼吸浅短,声音低微,神倦懒言,动则汗出,食欲减少,舌质淡,属于气虚体质。用黄芪、党参、西洋参沏水喝,或者做粥喝是最简单的进补方式。

  面色苍白,口唇淡白,夜热盗汗,肌肤枯涩,舌淡红无苔,属于血虚体质。可以用当归、红枣、何首乌、桑椹做粥,在炖鸡汤、炖肉时也可以加点。

  颧面潮红,口燥咽干,盗汗,尿少而赤,大便秘结,舌红少苔,属于阴虚体质。可以用麦冬、五味子、山药、百合等,熬粥的时候可以放几味。

调节心情谨防秋燥

  燥乃六淫之邪,为秋季主气,其性干燥,易耗津液。秋季常见口干舌燥、鼻涩咽痛、皮肤干枯、大便干结、烦躁不安等一系列症状,医学上称之为“秋燥综合征”。

  老年人对秋天气候的变化适应性和耐受力较差,更应重视预防。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如果人体违逆了秋季收敛之气,就会伤害肺气。秋季伤害了肺气,到了冬季,就会易生病症,这是因为人在秋季养“收气”不足,到冬季奉养“藏气”力量不够的缘故。

食品、衣物需防霉变

  虽然说燥为秋季之主气,但初秋时节,降雨增加,湿度大,天气闷热,食品、衣物很易发生霉变。一般来说,如果气温达到35℃以上,相对湿度也增加,这就很容易产生霉变。食用霉变的食物后会发生胃肠疾病,如腹泻、呕吐、肠炎和痢疾等。衣物、床单、被褥发生霉变,会导致皮肤过敏。

  此外,大家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是,霉菌孢子会引起肺的严重疾病——霉菌性肺炎。特别是老年人、小儿、患有慢性疾病者以及免疫缺陷的人群,更易患病。从这个角度来讲,立秋时节,要保持环境清洁、通风,注意卫生消毒,防止霉菌孳生,这是秋季养肺的一个重点。

需防“空调病”

  立秋后,办公室的空调照旧,但人们在享受清风凉意的同时,也容易患上空调病,尤其在立秋之后,天气早晚较凉,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腹痛、吐泻、伤风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状。立秋以后,早晚天气偏凉,空调开放时间不易过长,夜里最好不开或只开除湿。这样,既可降温祛暑,又可预防空调病。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们可以经常喝点姜茶。身体虚弱者,可在办公室备一件外套“避寒”。此外,初秋时节经常外出的朋友们,一定要备件“避寒”的长袖上衣。

以上仅供参考!









































白癜风初期症状表现
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出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uangguoji.com/zblx/213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