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养生,不是无限度地补充营养,要合理搭配,全面营养。随四季气候的变化而调节饮食,是饮食养生的原则之一。“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冬季饮食以“温补养肾防寒”为原则,在平衡膳食的大原则下,选择适宜食物,补养身体。
俗语有“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立冬过后,早睡晚起更有利于养生,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早晨最好等太阳升起后再起床,保证充足睡眠,有利于人体阳气的生发,使头脑更清醒、灵敏,早睡晚起更适合老年人。
冬天气候寒冷,人体的阳气也相对偏弱,中医素有“虚则补之”“寒则温之”的说法。因此,在冬季要重视饮食调理,宜选用温补的食物进行调养,可以温养全身组织,增强体质,提高人体防寒的能力。多吃温热性食物,如牛肉、羊肉、狗肉、鸡肉、桂圆、韭菜、糯米等。多喝热汤以滋润脏腑,增进食欲,驱寒保暖。少吃生冷及寒性食物,以免伤及阳气。
人和人的体质不同,弄清自己的体质特点,选择适宜食物进补,不能盲目乱补。阳虚者:宜食羊、鹿、狗、鸡肉等温热品。气阴不足者:以鸭肉、鹅肉、银耳等为好。形体消瘦、易于激动者:宜食用滋阴增液、养血生津的食物,以“淡补”为主,禁用辛辣。体态丰盈、肌肉松弛者:宜食甘温食物,忌食寒凉、冷腻。除了食补,还可以药补,必须注意不要乱补。最好找有经验的中医大夫,看看你的体质类型,指导选择适合的食物或药物。
不同食材效果温补类食物:如龙眼肉、荔枝、饴糖、扁豆、山楂、胡桃等。温补一定要适量,并且要忌生冷,饮食还是以清淡为主。特别是血虚的人适宜吃温性食物,如羊肉、鸡肉、鳝鱼、海虾等,但要注意不可过量,否则,过多食用温性食物会容易上火,损阴津,口腔容易溃疡,容易引起咽喉炎等。
平补类食物:如莲子、芡实、苡仁、赤豆、大枣、银耳等,这些食物既无偏寒、偏温的特性,又无滋腻妨胃的不足。
滋补类食物:如木耳、黑枣、芝麻、黑豆等具有滋阴益肾、填精补髓的功效。
其次要少食生冷,宜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要多吃新鲜蔬菜,避免维生素缺乏。
红薯
健脾胃、强肾阴红薯能供给人体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维生素A和维生素C,具有补虚乏,健脾胃、强肾阴及暖胃、益肺等功效。
萝卜
消积滞、化痰热萝卜含有较多维生素C,一定量的钙,对调理脾胃作用非常大。对冬季常见的消化不良、扁桃体炎等疾病有辅助作用。
卷心菜
增强抵抗力卷心菜的维生素C和钙含量非常丰富,还含有较多的微量元素钼和锰,是人体制造酶、激素等活性物质所必不可少的原料。它能促进人体物质代谢。
羊肉
养护阳气冬季进补的目的,就是要养护人体的阳气。羊肉就符合这样的进补原则,寒冬吃过羊肉,冰冷的身体就会立刻温暖起来。
天气寒冷干燥,导致鼻咽干燥、皮肤缺水,易上火,补充热性食物的同时别忘补充津液,可食用荸荠、藕、萝卜、白菜、猕猴桃、柚子、桔子等滋阴去燥的食物。
河南善德中医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