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
暑
AUGUST
HELLO
8
Aug
月
你
好
按时节养脾胃
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时至处暑,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副热带高压也向南撤退,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渐消。处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这期间天气虽仍热,但已是呈下降趋势。
处
暑
养
生
饮食方面
脾胃为后天之本,五脏六腑都要靠脾胃来运化食物营养以做滋养。脾胃要是虚了,五脏六腑都会跟着虚下去。所谓五味入五脏,五色也入五脏,红入心,青入肝,白入肺,黑入肾,黄入脾,所以,脾虚的,就可以多吃一些黄色食物。
南瓜滋补脾胃,补中益气,处暑这个气节,一碗南瓜粥,加入小米、玉米、大枣对于脾胃养护来说可谓上品。小米是适合老人、产妇的滋补品,最能补虚;玉米调和脾胃;大枣补血养气、调和五脏,这几种食物除了大枣,其余都是黄色,各有补益特点,都是最好的脾胃滋补品。
鸭肉具有温和的性质,适于虚火之人。身体发热、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大便干燥和水肿的人,都可以食用鸭肉来进行滋补。另外对于高血压、高血脂患者来说,鸭肉也是很好的补养品。处暑百合鸭:选用当季百合、陈皮、蜂蜜等食材来调制鸭肉,芳香可口,营养丰富。
☆中医养生专家提醒您:不要盲目“贴秋膘”,即不要吃太多的肉食等高蛋白、高脂肪(尤其是高不饱和脂肪)的食物。
时令南瓜粥,滋养脾胃身体强
处暑吃鸭子,滋阴又补虚
疏通经络
随着节气的改变,有人想方设法在秋天进补,但若猛然进补,可能会造成虚不受补的情况。
这个时候,对于虚不受补的人调理脾胃,最好通过按摩穴位的方式疏通下经络,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具体操作如下:
1、按摩上/中/下脘穴
中脘穴的位置在肚脐眼的上方4寸左右,按摩这个穴位,可以起到调节胃肠道,促进经气运行的功效,患者进行按摩时需要坚持2~3分钟左右。
2、按摩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生活中的应用范围是比较广泛的,按摩这个穴位可以调理气血、提高免疫功能,补脾益胃。
3、按摩内关穴
内关穴位置在手腕手肘处,按摩这个穴位可以缓解由脾胃不适引起的胃痛、胃胀。
当患者发生脾胃不好时,可以按摩以上5个穴位,患者需要注意按摩治疗仅做辅助作用,且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发挥效果。另外在按摩的期间,饮食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多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或是生冷的食物。
没时间锻炼?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登高望远的好时节。
秋季运动可选择快走、登山、打球等,但对于老年人来说,都不敢轻易运动,其实通过一些小方法,如脚趾操同样可以达到搬运全身气血,起到运动的效果。
只要动动脚趾头,就能让你腰板直、睡眠好。每天做一做,健康又长寿。这个脚趾操总共有三式:第一式,抓紧。把所有的脚趾都紧紧地抓扣住,扣紧。通过这一式,可以看出一些健康问题。有些人能够紧紧扣住脚趾,而有的人则无法做到。这些人做不好的人通常表现出睡不好、脑供血不足、精神压力大等情况。
第二式,大脚趾上翘。接着上一式,把大脚趾努力向上打开,而其他四个脚趾都紧紧扣住不动。这一式反应腰部情况,通常腰椎有问题或腰肌劳损的人,这个动作做得不好。
第三式,展开。把五个脚趾都尽情打开,所有脚趾都不能挨着。脚趾打得越开,说明经络就越通畅。反之,则说明经络有不通畅之处。
以上脚趾操三式练下来,你就会发现自己身体中存在什么问题。每天晚上,泡完脚后做一做,就能够打通经络,坚持一段时间,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强壮腰背,并且使得头脑和手脚更加灵便。
关于我们
内十二科科室介绍
广医院内十二科(脾胃病)是国家中医重点专科,集消化内科病房、消化内镜中心、中医传统理疗康复室、专科门诊为一体的特色专科,一直坚持以全国知名老中医何炎燊的脾胃学说思想为指导,在继承传统医学的基础上,积极吸收现代医学的诊疗技术的发展,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如胃镜、结肠镜、小肠镜、胶囊内镜、超声内镜、磁控胶囊内镜等。
专科坚持中西医结合的模式诊治患者和进行胃肠消化方面疾病的康复,开展针灸、穴位贴敷、督脉灸、腕踝针、中药封包、生物信息肝病治疗仪、饮食调护等中医特色疗法,并积极参与分院急危重症救治工作。
科室自主研发有健脾开胃饮、人参胃康片、健胃消胀片、舒肝扶正片等多种院内制剂。
我科的专科宗旨: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
-END-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