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分是春季第四个节气。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均进入了明媚的春天。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3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春分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春分时节,我国民间有放风筝、吃春菜、立蛋等风俗。
春分赏花
海棠花素有“国艳”之誉。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多生长在海拔50米至米的平原和山地,可以人工引种栽培。由于花色艳丽,一般多栽培于庭园供绿化用。木瓜海棠果实称为木瓜,果实成熟后带浓香,可入药,亦可加工后食用。苹果属海棠果实称为海棠果,味形皆似山楂,酸甜可口,可鲜食或制作蜜饯。具有收敛止泄,和中止痢之功用,能够治疗泄泻下痢,大便搪薄等病症。
木兰花,落叶小乔木,高可达5米。木质有香气,小枝紫褐色。木兰花树高可达5米,花朵开放时傲立枝头,纯白圣洁,因为木兰花是先开花,花谢后才长叶,所以木兰花开时满树洁白,毫无杂色,让人陡生敬仰之感。花蕾可入药,称辛夷,利尿消肿,润肺止咳。
梨花,蔷薇科梨属,梨树的花朵。梨树,落叶乔木,叶圆如大叶杨,干有粗皮外护,枝撑如伞。春季开花,花色洁白,如同雪花,具有淡淡的香味。梨可供生食外,还可酿酒、制梨膏、梨脯,以及药用。功能主治:美白肌肤,抑制皮肤黑色素合成,而且还具有止咳、尿路消炎等作用。
春分养生
01
春分注饮食
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因此人们保健养生也应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在此节气的饮食调养,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够保持机体功能协调平衡的膳食,禁忌偏热、偏寒、偏升、偏降的饮食误区,如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其原则必佐以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以防止本菜肴性寒偏凉,食后有损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之弊;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阳类菜肴时常配以蛋类滋阴之品,以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
推荐菜谱
白烧鳝鱼
[配料]鳝鱼,胡萝卜10克,生姜1块,大蒜3瓣,花椒5克,小米椒10克,小葱1根。
[做法]黄鳝洗净备用,蒜姜切片,胡萝卜切条,小米椒切圈,小葱切葱花。起锅倒油,油热加入蒜、姜、小米椒爆香,然后放入鳝鱼、花椒、生抽、白糖、醋、翻炒3分钟,接着放入胡萝卜加适量清水烧15分钟。接下来加入盐、味精调味,最后撒上葱花即可。
[功效]补虚损、降血压、凉血止血的功效。
02
春分防止过敏
春季本就是百花争艳的时候,春分开始已经进入暖春,各种花朵竞相开放,蚊虫随之也多了起来。“隐形”的花粉四处飞溅,很容易飞的到处都是,沾到皮肤上引发过敏。其次春季干燥,紫外线比较强烈,如果没有做好防晒,皮肤会出现光敏现象。这个季节尽量少接触容易过敏的物质,出门做好防护。
03
春分防感冒,防湿气
我们都知道“春捂秋冻,杂病不生”,身体经过一个冬天的消耗,进入春天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可春天温差比较大,一些地区甚至能达到10-20度。早晚比较冷,中午又像夏天。很多人迫不及待的穿夏装,所以春天往往是流感高发季节。这个时节要注意根据温度及时增添衣物,防止感冒。
春分前后,白天室外温度高,但是房间内没有阳光照射,非常阴冷潮湿。冷热空气相遇形成小水珠,堆积在室内和墙面,尤其是房间不朝阳或者楼层较低的人家,甚至会出现墙角出霉斑的情况。中医常讲“千寒易除,一湿难去”,除湿并非一朝一夕。除了日常多晒太阳,做好保暖工作,我还会搭配食疗,吃一些六点零祛湿糕。
艾灸养生
神阙穴在腹中部,脐中央,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长寿大穴,是循行于人体前面正中线任脉上的重要穴位,是人的神气出入的门户。艾灸神阙可以调理身体虚损、虚弱的症状。
关元穴在下腹部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为真阳所居、化生精气之处,是增强元气的大穴位。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充盈,能培肾固本,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活血。
太冲穴是人体的一个穴道,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主治头痛,眩晕,遗尿,小儿惊风,癫狂,胁痛,腹胀,咽痛嗌干,目赤肿痛,膝股内侧痛,足跗肿,夜晚磨牙。起到疏肝火、养脾胃的功效。
编辑:板蓝根
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