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秋冬时节,如何调养脾胃呢?秋冬时节,气温较低,热量消耗多,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强,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可适当进补一些温性食物。而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脾胃密切相关,要使养分吸收最大化,首先应调养脾胃。
后天失养是脾虚主因
脾虚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先天不足会导致脾虚。早产、父母脾胃功能差,禀赋不足均可能导致脾胃虚弱。其次,后天失养也会导致脾虚。后天导致的脾虚有很多种。
第一是“饥饱失衡”。中医认为,过饥则脾胃之气伤,过饱则脾胃运化受阻,加重其负担,所以日常应该食七分饱即可。
第二是“五味偏嗜”。有的人平时吃东西口味过辛、过甜,则脾胃容易湿热;过酸则木气盛抑制脾土运化。
第三是“冷热失常”。现代人喜欢喝冷饮,贪凉饮冷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胃运化失常。
第四是“劳累过度”。过度劳累也会影响脾胃的气血,脾胃升降运化失司。
第五是“大病久病失于调理”。大病久病之后脾胃功能受损,运化功能低下。
第六种是“情志失调”。焦虑、紧张、生气容易导致肝失疏泄,影响脾胃升降,运化失常。
另外,滥用药物,如服用寒凉、泻下、过于滋补的药物,长期用抗生素等,均易导致耗伤脾胃之气,影响其运化功能。
先天不足可以通过后天弥补。注意避免上述导致脾胃功能受损的各种原因是主要的。另外,我们还可以经常服用中医所说的“健脾三宝”,来调理我们的脾胃。
健脾三宝:山药、莲子、芡实
山药:味甘、平,无毒。归脾、肺、肾经。《本草纲目》说它有补中益气,强筋健脾等滋补功效。还有助消化,敛虚汗,止泻之功,主治脾虚腹泻、肺虚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频、遗精、妇女带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肠炎。山药与灵芝搭配服用,具有防治糖尿病的作用。
莲子:味甘、涩,性平。归脾、肾、心经。功效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主治用于脾虚泄泻,带下,遗精,心悸失眠。
芡实:味甘、涩,性平。归脾、肾经。功效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主治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功与山药相似,然山药之阴,本有过于芡实,而芡实之涩,更有甚于山药;且山药兼补肺阴,而芡实则止于脾肾而不及于肺。
需要注意的是,因上述三种药淀粉含量均高,腹胀气多、泛酸烧心者可饮汤不宜食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