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补调养
滋补调养

您现在的位置: 滋补调养介绍_滋补调养注意 > 滋补调养相关 > 更年期话语的建构从医界大众文化到女性

更年期话语的建构从医界大众文化到女性

发布时间:2021-3-6 13:11:45   点击数:

摘要

女性更年期长期以来被视为是女性走向衰老的开端,无论从医界、大众文化到女性自身,尽管关于更年期有各种不同侧重和细节的叙述,但在这点上基本达成了共识。文章尝试从社会性别视角对这三个方面建构更年期话语的过程和方式进行梳理和分析,考察其背后蕴含的性别理念如何影响了有关更年期的判断和叙述,从而导致女性更年期在大众文化中的问题化与妖魔化;与此同时,这种话语反过来又如何影响女性自身在更年期阶段的遭遇、体验以及自我认同。文章认为,更年期与其说是一种纯粹的女性生理现象,不如说它是社会文化的性别化建构的产物,体现了女性身体化趋势在大众文化中的加剧。

更年期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日常生活或医学概念,通常意味着人走向衰老的开端。尽管从医学上看,有关男性更年期的说法和研究近年来成为一个新兴领域,但如果综合医学和大众文化,更年期更多时候仍指向女性生命历程中的特殊阶段,甚至成为一种特殊性别文化的代名词。然而除了医学领域的相关讨论之外,女性更年期对女性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有关它的话语是如何建构起来的,这种话语又对女性自身以及家庭和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在学术界尚缺乏研究。本文尝试从社会性别视角和身体理论出发,对医界、大众文化和女性自身关于更年期的不同叙述进行梳理,分析其中的性别意涵及其起作用的方式,并讨论更年期话语如何最终影响和复制了女性的性别身份认同及其身体政治。

一、女性更年期的含义及其问题化

围绕着女性更年期的两个最基本的问题是:什么是更年期?女性更年期是如何问题化的?

1.更年期的一般界定

更年期特指“女性卵巢功能从旺盛状态逐渐衰退到完全消失的一个过渡时期,包括绝经和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又称“围绝经期”。现代医学一般指45-55岁之间的女性,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的下降而导致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被认为是女性走向衰老的开端和过渡期。

与更年期紧密相联系的另一个概念就是“更年期综合症”,又称“围绝经期综合症”,是指更年期内出现的困扰女性身心健康的一系列程度不同的症状,常见的包括月经紊乱、潮热盗汗、心悸失眠、胸闷头痛、情绪不稳、腰酸腿疼、记忆力减退,等等。通常认为这些症状主要源自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卵巢功能减退而导致的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性功能减退、钙质流失、免疫力低下等原因,以及由此带来的生理和心理问题。

可以看出,这些界定主要依据医学上的基本判断而做出,但又不止于医学描述。它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关于女性更年期的性别衰退的生理源头描述,二是与之相关的身体衰退并发表现,三是这一过程中伴随的与文化相关的女性心理与社会感受。这些不同层面的融合,可概括为女性更年期总体上的问题化。

2.女性更年期的问题化

从医学上看,更年期从一开始提出就是一个问题化的概念,它是作为女性一生中身心容易出现失调的特殊问题时期来界定的。现代医学除了强调以内分泌紊乱为主的更年期综合症的一系列症状之外,还注意到女性在这一阶段妇科肿瘤的高发性、心血管疾病的潜在危险、骨质疏松和消化系统不适、以及精神心理方面可能出现的障碍,等等,因此更年期被视为是女性身体各大系统和器官开始全面进入衰退阶段的高风险时期,需要时刻警醒并及时对症治疗。中医则将更年期综合症理解为“经断前后诸症”,是由于女性肾气不足、气血不和导致阴阳失衡的结果,主张通过调理滋补以达到保健康复的目的。

然而,更年期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医学概念。在大众文化中,更年期从一开始出现就完全是个饱含性别文化意涵的负面概念,它由女性生命周期中一个特定的阶段,引申为含有负面品质的女性人群,包含了诸如喜怒无常、唠叨不停、敏感多疑、不可理喻、无法沟通、不像个女人等等说法,其核心基本上可归结为“不正常的女人”或者“不正常的人”,所以甚至常常被人们用来作为指责或辱骂某人或者某些人群的一个贬义词。

电视剧《青春期撞上更年期》

在流行的文学或影视作品中,更年期的这些所谓负面特点往往被漫画性地夸大为造成个人和家庭喜剧或悲剧结果的一个重要元素。例如更年期被妖魔化为女性一生中最令人恐怖的阶段,“当青春期遇上更年期”被认为是家庭生活的灾难时期,也被认为是婚姻出轨、家庭出现危机的高风险阶段。大众文化一方面告诫朋友家人要对这一时期的女性小心提防、多加关爱,另一方面又告诫女性自己要注意身心调适、保持乐观开朗,共同度过更年期这个“多事之秋”。在这种文化浸润下,女性自身对于更年期的恐慌有时比他人更甚。

总而言之,女性更年期无论对社会、对家人、对自己来说都被视为问题,这种问题化与污名化,与更年期话语的建构方式有关。

二、更年期话语的建构及其背后的性别理念

更年期话语的建构,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医学界、大众文化以及女性自身。它们在共同的性别理念中相互胶着与融合,造就了关于更年期的流行叙述,成为加诸女性身体的权威注解。

1.医学界的叙述

现代医学的理念是通过规范治疗程序寻找病因、祛除病灶、扼杀病源、延长生命或减轻痛苦。在这个意义上更年期是现代医学中相对比较忽略的研究领域,甚至可以说根本算不上是严格意义上的一种疾病,而只是代表了女性中老年过渡时期疾病易发的一个阶段而已。与之直接相关的医学上的术语只有一个:围绝经期综合症。可以说,实际上医学界在更年期问题上的叙述是缺席的或者零散的、不完整的,因为他们认为这是生命衰退在女性身体上的自然表征,而在具体临床实践中讲究的只是对症治疗,无不适则不治。

然而考察与更年期相关的医学实践,还是可以看出国内医学界在这个问题上的一种基本态度。现代医学设计中与更年期症状治疗相关的门诊科室主要是妇科与内分泌科(或者还有妇科内分泌,简称“妇内”)。当更年期女性出现月经不调或者与此相关的许多妇科疾病时,最早寻求门诊治疗帮助的通常是妇科。这一科室的诊治主张一般是立足于妇科疾病的应对性的治疗,以针对性药物、手术检查以及切除病灶或器官为主要手段;而内分泌科的思路有很大不同,他们认为更年期的疾病症状归根结底是由于卵巢衰退导致的雌激素下降引起的,因而消除或者缓解这些病症的一个可行办法就是激素替代法,主张通过积极补充雌激素来达到减轻病症、延缓衰老的目的。这两种思路虽然存在很大差异,但是也有相互交叠的部分。它们共同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uangguoji.com/zbxg/11096.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