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补调养
滋补调养

您现在的位置: 滋补调养介绍_滋补调养注意 > 滋补调养相关 > 找了一个像谢耳朵一样的大神给你们推荐高中

找了一个像谢耳朵一样的大神给你们推荐高中

发布时间:2020-12-25 14:25:49   点击数: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话说我科幻讽刺小说里年的时候,禁学部掀起全民学物理的原因是外星人送给我们的技术没有人看得懂原理,之前很多年不学物理,好多人连牛顿三定律是啥都不知道了,科技开始大倒退。

我以为写得够夸张,但看了山东那个没有人选考物理的空旷考点照片我相信还是有可能这样的。禁学部在部分地区试行高中文理不分科、在全国范围内弱化数理化教育的政策长此以往必有恶果。

数理化强则基础学科后备力量才足,试想,如果给所有本科生都开设近代物理课程,颠覆性的理论突破可能就在我国,学好这些学科才能不怕帝国主义卡我们的脖子。

中学六年的时间培养孩子对数学、物理的兴趣对个人来说非常重要,能把数学、物理学好的人学其他专业都是小菜一碟,比如软硬件的高级研发人员都需要精通数学,尤其硬件模拟部分,还要懂物理,美国斯诺登这样的只能做软件民工,不能做算法。

现在的初高中物理教材也是一言难尽,但我今天无力吐槽。

教育部还不准别人用自编教材或者境外教材,不要找一个研究量子佛学的人来当初中科学教材的主编啊行不行,不要压缩了物理化学的课时来学中医啊行不行,也不要随便删减数理化的逻辑体例啊行不行。

如果心浮气躁不想好好的编可以效仿一下新中国曾经比较优秀的教材甲种本,这套书的物理部分昨天已经分享给大家了,可以结合现行教材看,请尽快保存下载!

另外我有个高中同学在纽约的一家国家实验室里,他长得有点像谢耳朵,性格也像。他说他曾经最喜欢的一套书是《新概念物理》,对就是新概念英语的那个新概念。

编者介绍

赵凯华老师

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曾任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国家教委高等学校理科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基础物理教学指导组组长,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现任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主任。

科研方向为等离子体理论和非线性物理。主要著作有《电磁学》(与陈熙谋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年获第一届国家级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光学》(与钟锡华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年获第一届国家级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定性与半定量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年获第三届国家教委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等。

《新概念物理教程》中已出版的《力学》、《热学》、《量子物理》三卷是赵教授与罗蔚茵合写的,与罗蔚茵的合作项目“《新概念力学》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新概念物理”年获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赵老师花费了很多精力编这套书,他讲了一下为什么要编这套书的原因:

编写新概念物理教程的前期是80年代的中期,编写之前有些想法,来源于李政道先生搞的CUSPEA考试。这个考试由美国教授出题,中国教授阅卷,以选拔到美国去的研究生。我们在阅卷中有很多感触,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个是感觉到我们的大学物理教育有成功之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参加考试的大部分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而考题基本上是美国研究生资格考试水平,我们的学生有不少能够以优异的成绩回答这类的考题,尤其是在美国教授看起来对美国学生相当难的一些题目。所谓相当难就是这里边的数学推演较复杂。

暴露出的问题大概这么几个方面。一是美国教授认为比较容易的题目我们的学生答得比较糟,这些题目往往是我们传统的教学中非常欠缺的一部分。我们的教学比较重数学推演,但推演过程中物理图像不够清楚。有些学生答题时,这题目本来可从物理的图像简单地给出答案,但他们却用了长篇数学推导。我们的学生较欠缺物理直观。二是怕联系当前的物理学前沿的一些实际。

CUSPEA考试差不多每年都有若干个题联系当年或前几年物理前沿上发生的问题,将这些问题编成考题来考学生。我们学生的困难是不熟悉这些题目的背景。美国学生的情况就不一样,在他们的环境里,哪怕是道听途说,也可能知道一些。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或课本本上都没见识过这类内容,似乎这和本科的教学没有什么关系。

我们的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窄,兴趣也比较窄。这个问题一直到现在我还是有感觉的。前一阵在武汉开中国物理学会的秋季会议。可喜的是做报告和参加会的多人中有一半以上或者更多是研究生,报告也还有相当的水平。然而另一方面我的印象是每个研究生只关心他做论文的那个窄方向,其他的东西都不感兴趣。在书摊上买书选书的时候,只有跟专业有关的书他们才有兴趣,目不斜视。听报告也只听跟他很窄的方向有关的报告,稍微远一点的报告他不愿意听。

我们的学生专业思想特别强,而实际上很难说他将来干什么。即使博士论文做的是某个题目,也未必就一辈子做这个题,你今天做的是夸克,明天可能到华尔街搞股票模型。所以昨天杨福家先生说的学物理的无所谓转行,这个话是大家的共识。我也经常跟学生说,你们搞物理的没有什么学非所用的,过去那套计划分配的东西已经过时了。你学了物理以后将来干任何事情都不算是转行,因为物理给你打好了一个基础。学物理的人不能眼界和知识面非常窄。另外,我们的CUSPEA考生怕实验题。我们的实验训练是比较弱的,且对国际上历史上非常重大的(包括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实验知识很少,平时也不关心这些事情。从CUSPEA考试中我们感到这些问题,我从那个时候起就产生了一些念头,即我们的教学应在这些方面有比较重大的改进。这实际上涉及一个教学思想的问题,究竟我们培养的人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模式。

CUSPEA每次考题必定出一些定性的或者半定量的问题,做数量级的估计。这是一个成熟的科学家经常要做的事情,而我们的学生从来没有见过、更不知道怎么对付这种题。我在北京大学于年到年开了一个选修课,叫做“定性与半定量物理学”,以CUSPEA这一方面的考题为基础,以及我自己另外搜集的一些这类的问题,给学生开一个选修课。选此课学生是很热烈的。他们有些是想考CUSPEA的,有些是研究生,他们觉得从来没有听过物理里还有这个东西,有这类方法。后来在《大学物理》杂志上连载27期,年组成一本书出版,即《定性与半定量物理学》。

这本书出版到现在十几年了,早已经绝版。早需要再版,但再版的修改工作量很大。我现在正在做这件事,争取明年上半年出版。我觉得这本书是对我们的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补充,弥补过去我们的欠缺。后来我们又觉得不仅仅是开个选修课的问题,而我们的必修课程里应把这样一些精神容纳进去。《定性与半定量物理学》实际上是我们后来编写《新概念物理教程》的思想和素材基础。后来我们编写教材时认为,我国物理教学的优点要肯定,且要保持和发扬,我们的缺点要克服,这要从美国或者国际上其他国家的教学中吸取营养。

今天发的书是赵老师前前后后花了12年时间写的新概念物理。

新概念物理其实带有一些哲理的味道,通篇没有一个地方引用了哲学家的话,实际上却涉及了很多哲学的问题,或者是世界观、自然观的问题。我们群有两个物理学大拿也是因为物理学的好,讲的很多东西有哲学的味道。

总之禁学部越不让你们学物理,你们越要好好学物理,再过10-20年你们就要感谢我的这个建议了。

再次强调因为某些你们懂的原因,为了我们账号的安全,资料的分享都设置了时限,请尽快保存、下载。

没赶上的朋友们也不用太着急,以后还会再次择机分享,请大家继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uangguoji.com/zbxg/10761.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