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补调养
滋补调养

您现在的位置: 滋补调养介绍_滋补调养注意 > 滋补调养食谱 > 阳虚者冬季温阳莫忘养阴

阳虚者冬季温阳莫忘养阴

发布时间:2017-6-28 13:01:31   点击数:

随着年龄增加,一些老年人开始气血虚衰,阳气不足,常常会出现怕冷的情况。整天手脚冰凉,全身怕冷,即使是在室内十几度的温度,也要穿着棉袄。阳虚体质的人,冬季养生既要温阳祛寒,也要养阴补虚,这样才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

阴阳消长可补阳

民间谚语有“早上吃姜胜参汤,晚上吃姜赛砒霜”的说法,这是很有道理的。事实上,合理的膳食养生就要遵循“早吃热、晚吃凉”的规律,并根据季节不同有所侧重,这样的膳食安排是符合人体阴阳消长变化的。这不但适用于平和体质的人群,也适用于阳虚体质者。对于阳虚体质的人来说,冬季适当地温补阳气是抵御寒冷天气最直接的办法。但是温补阳气也不能一味地使用温阳的药物或食物,也要根据人体阴阳消长的变化规律顺势而为。

从一天为周期来看,人体的阳气消长变化规律是这样的:大致从下半夜开始,人体阳气始生,到上午逐渐变得盛壮,人体机能活动旺盛;从下午开始,人体阳气逐渐收敛,到晚上逐渐潜藏体内,人体机能活动变弱,感觉困乏而睡眠。因此早餐和午餐时,食用温热性质的食物,有利于人体阳气的升发;晚餐时适当食用凉性食物,有利于人体阳气收敛潜藏,有助于睡眠。如果晚餐时也大量食用温热性食物,人为地使人体阳气旺盛,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晚上很可能就难以入睡了。

那么如何通过膳食来温补阳气呢?早餐可以吃大米、面包、馒头等主食,喝咖啡、牛奶、热巧克力等饮料,可暖身提神;中午吃些牛肉、鸡肉、羊肉、狗肉等热性的肉类,以及韭菜、洋葱、香葱、大蒜等蔬菜,来温补阳气。晚餐要清淡,可吃些蘑菇、豆腐、白菜、萝卜、油菜、芹菜等性凉、安神的蔬菜,也可以吃些鱼肉或猪肉。

下面向大家推荐一款冬季温阳美食

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克,黄酒、调料适量。将羊肉洗净、切块,加入当归、生姜、黄酒及调料,炖煮1~2小时,吃肉喝汤。

冬季养阴储能量

中医养生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其实,阳虚体质的人,冬季不但要适当温补阳气御寒,还要注意养阴。用搭弓射箭作个简单的比喻:当弓被拉圆,千钧之力集于弦上之箭;当拉弦的手松开,弓弦力量释放,离弦之箭直射标的。拉弓的过程,就像秋冬季节阳气收藏于内,这时候人们需要通过养阴进补积蓄能量;而放箭的过程,就好比春夏季节人体阳气由少到多释放,人体脏腑组织活动机能旺盛,这时候人们需要采取措施保养被消耗的阳气。因此,秋冬季节通过进补养阴储藏足够的能量,夏季就能产生足够的阳气维持活动机能旺盛的脏腑组织,冬季有足够的阳气抵御风寒。民间有“秋冬进补,来春打虎”的说法,就是这个道理。

冬季正是养阴的季节,中药进补也是个好方法,那么养阴生津中药有哪些呢?有很多中药有养阴生津的功效,经常口干、烦躁的朋友可以试试。来看看这些养阴生津中药吧。

养阴生津中药

玉竹

玉竹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根茎。《本草正义》言其:“治肺胃燥热,津液枯涸,口渴嗌干等症,而胃火炽盛,燥渴消谷,多食易饥者,尤有捷效。”中医认为,玉竹味甘、平,性微寒,入肺、胃和心经,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益气清心、镇静除烦等功效。

鼓槌石斛

鼓槌石斛味甘、微寒。归胃、肾经,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效。用于热病津伤,口干烦渴,胃阴不足,食少干呕,病后虚热不退,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目暗不明,筋骨萎软。

生地

生地也叫生地黄,主产于我国河南、河北、内蒙古及东北。熟地黄为生地黄经加黄酒拌蒸至内外色黑、油润,或直接蒸至黑润而成。切厚片用。生地黄有清热凉血、益阴生津之功效。李时珍对生地黄的评价是:“服之百日面如桃花,三年轻身不老。”

五味子

中医认为,五味子五味具备,酸、甘独胜,性温无毒,也不燥热,归肺、心、肾经。功能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内服主治久咳虚喘、梦遗滑精、尿频遗尿、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及心悸失眠等;外用可治口舌生疮、烂弦风眼(睑缘充血、发炎等)、疮疡溃烂及痔漏等。

麦冬

麦冬性甘、微苦、微寒,能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润燥滑肠,用于阴虚引起的咽干、鼻燥、干咳、咳血、口渴、心烦、健忘、心悸、肠燥便秘等症。由此可见,麦冬是防治秋燥的佳品。

淮山药

《本草纲目》中说:“山药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痰涎,润皮毛。”而且它不热不燥;补而不腻,补而不滞,非常的平和,最适合气虚体质的人和老年人吃。干淮山和鲜淮山的作用总的来说是一样的,细分之下养阴生津宜生用,健脾止泻宜干用。

北沙参

中医认为,北沙参味甘、微苦,性微寒。《本草从新》认为,北沙参“专补肺阴,清肺火,治疗咳嗽肺痿”。北沙参尤其适用于有干咳、少痰、咽干、口燥、手足心热、便秘、舌苔少等表现的肺阴虚咳嗽的人群使用,配制药膳时可以与南北杏、川贝、百合等一起使用。

玄参

中医认为,玄参性味苦、甘、咸、寒,可人肺经、胃经、肾经,有清热、解毒、养阴的功效。玄参与贝母、百合、生地等合用,如百合固金汤,具有养阴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可治疗阴虚肺燥、咳嗽痰少、咯血潮热等病症。

黄精

黄精,味甘,性平,入脾、肺二经,具有补脾润肺,养阴生津,强壮筋骨等功效。可用于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病后虚弱,筋骨软弱,风湿疼痛等。有“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的功效。在中医界享有“血气双补之王”的美称。

百合

中医认为,百合性味甘、微寒,入肺、心经,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是老幼咸宜的药食佳品。《本草纲目》言其“利大小便,补中益气”。临床观察发现,百合清心安神,对热病后余热未尽,神思恍惚,烦躁失眠,莫名所苦疗效甚佳。

西洋参

中医认为,西洋参性苦、微甘而寒,入心、肺、肾经,有补肺降火、养胃生津之功。《本草从新》言其“补肺降火,生津液,除烦倦,虚而有火者相宜”。《医学衷中参西录》言其“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者,皆可以此代之”。

除了吃一些养阴生津的中药,冬季如何通过膳食来养阴呢?通过进补膏方来养阴滋补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在食物方面,芝麻有滋阴润肺之功,冬季可多食;蜂蜜、乳品、甘蔗、香蕉、番茄、萝卜、菠菜、银耳、百合、鸭肉、梨柿等亦可滋阴,皆宜常食。下面向大家推荐一款养阴食疗方。

燕窝6克,银耳9克,冰糖20克。将燕窝、银耳用温水泡发,去除杂质,加入冰糖和适量清水,上笼用旺火蒸10~15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连食10~15日。

行气化痰吃点凉

冬季人们习惯进补而日常活动较少,体内易生热生痰,特别是中老年人表现更明显。另外但人们穿得厚,住得暖,可造成体内积热不能适当散发,所以很容易上火;而对于阳虚体质的人来说,温阳过头也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因此冬季不妨吃点冷食来消消火。如果感到口干口黏,可适量喝些凉白开,小口慢咽;也可以调些调些凉菜,吃些萝卜、莲子、松花蛋、荸荠等。

民间有“冬季萝卜夏季姜,不劳大夫开药方”的俗语,也有“冬季萝卜小人参”的说法。萝卜具有行气利水的功能,还能止咳化痰、解毒生津的功效。因此,冬季多吃萝卜可有效应对生热生痰上火等不适。萝卜可凉调,也可与羊肉,或梨、海带等其它食材一起食用。下面向大家推荐两款冬季美食汤。

白萝卜海带汤

白萝卜片克、水发海带克;盐、味精、清汤、香菜、姜。海带和紫菜含碘丰富,白萝卜和海带一起煮汤有行气化痰消肿的功效。

白萝卜羊肉汤

白萝卜克,羊肉克,酱油30克,白糖50克,葱15克,姜15克,大茴香2个,植物油50克,料酒、盐、味精适量。冬季吃羊肉可温阳补虚,白萝卜行气化痰泻火解油腻。









































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
北京白癜风如何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uangguoji.com/zbsp/585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