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补调养
滋补调养

您现在的位置: 滋补调养介绍_滋补调养注意 > 滋补调养排行 > 建议中老年人盛夏少吃黄瓜苦瓜,常吃这3种

建议中老年人盛夏少吃黄瓜苦瓜,常吃这3种

发布时间:2024/12/14 16:51:00   点击数:
北京中科参与健康管理与商业医疗保险论坛 https://m.39.net/pf/a_6169124.html

导语:建议中老年人:盛夏少吃黄瓜苦瓜,常吃这3种食物,营养足味道好

盛夏是各种瓜果成熟的季节,很多中老年人节省惯,喜欢买一些应季的黄瓜、番茄、苦瓜等,既能当蔬菜又能当水果,新鲜便宜又好吃。恨不得一天三顿都吃这些菜。吃任何食物都要适可而止,过量食用反而对身体不好。

尤其对中老年人来说,吃过多黄瓜、苦瓜这类寒凉的食物,会加重身体的负担,还会影响对其它食物的吸收。中老年人夏季饮食有讲究,多吃清淡又温和的食物,少吃黄瓜苦瓜。今天给大家分享3种适合夏天的食材,做法简单,营养又解馋。

第1种—薏米

盛夏来到,雨水增多,也到一年中湿气较重的时节。中老年人身体循环本就慢,若湿气过重就会造成精神不振,食欲不佳等问题。平时可多吃一些薏米,帮助身体排出湿气,还能补充粗粮中的营养。今天咱们用薏米来做一道祛湿糕,好吃又方便。

准备食材:薏米、赤小豆、黑豆、芡实、山药、黑芝麻、蜂蜜

制作步骤:

1、食材清洗后,小火慢炒至成熟,豆类、薏米炒制时间较长,需30分钟左右;

2、炒熟的食材晾凉,用破壁机研磨成粉末,可多次过筛重复研磨,口感会更细腻;

3、研磨的粉末留出一小部分作为干粉防粘,其余混合粉末中加入黑芝麻;

4、加入黑芝麻的混合粉末与蜂蜜水混合,揉成面团;

5、面团整形后,擀平切割成3厘米大小的方块,表面撒干粉防粘。好吃的祛湿糕就做好啦,可密封后放在阴凉处或冷藏保存。

祛湿糕的做法虽然简单,只是所用食材较多,若没时间自己动手制作,可以选择我给大家找到的七度方薏湿膏,同样是纯手工制作,而且用木糖醇替代蜂蜜,不能吃糖的中老年人也能安心吃。

七度方薏湿糕苡仁赤小豆茯苓红豆糕膏点零食淘宝旗舰店¥59购买

双层密封罐装储存的七度方薏湿膏,保鲜度更好。随时打开吃,糕点的口感都是湿润绵密,淡淡的甜味更符合中老年人的口味。平时当作主食的粗粮补充,或两餐之间吃几块垫垫肚子,排出湿气,清爽度夏。

第2种—南瓜

南瓜是夏天的应季菜,含有的营养物质十分全面,而且温和好吸收。经常吃南瓜能让身体更结实健壮,还可防止便秘,非常适合中老年人长期食用。今天咱们用南瓜做一道南瓜芝麻棒,吃过的都赞不绝口。

准备食材:南瓜、糯米粉、蜂蜜、白芝麻

制作步骤:

1、南瓜去皮后切片,放在蒸锅里蒸20分钟;

2、晾凉碾压成南瓜泥,加入糯米粉和蜂蜜揉成颜色均匀的面团;

3、揉好的面团分割成大小均匀的长条,手指粗细即可;

4、在南瓜条外面粘满白芝麻,放在平底锅煎至金黄(期间要不停翻动,防止糊锅,小火10分钟左右出锅);

煎好的芝麻南瓜条放在盘子里,晾凉后就可以开动。色泽金黄的南瓜条入口外酥里软,香糯可口。芝麻的香味非常浓郁,搭配里面甜糯的南瓜条越嚼越香,清淡不油腻,适合夏天当作零嘴儿吃。

第3种—红豆

中老年人最难熬的就是夏天,出汗多胃口不好,身体就容易虚弱。平时多吃一些红豆,不仅能为身体补充多种营养滋补身体,还可以缓解夏季的口渴烦躁,避免上火。夏季和红豆简直是绝配,今天咱们用红豆做一道益颜糕,简单好上手。

准备食材:红豆、红枣、枸杞、花生、红糖、火龙果粉末

制作步骤:

1、红豆清洗浸泡5小时以上(可放冷藏浸泡一晚,第二天制作);

2、浸泡好的红豆焖煮软烂后碾压成红豆泥(焖豆的汤汁留下备用);

3、期间可将红枣去核,与枸杞和花生一起烘干水分;

4、烘干水分的食材研磨成粉后,与红豆泥和红糖混合,加入适量的红豆汤揉成面团;

5、面团醒发10分钟左右,擀平切割成方块状;

6、水开后上锅蒸15分钟,停火晾凉后在表层撒满火龙果粉末。

刚做好的益颜糕口感比较粘,放一晚吃起来会更加疏松。是不是有很多人眼睛看会,自己动手却很难。不妨入手七度方益颜糕,它还额外加入玫瑰等食材,还将红糖替换为木糖醇,口感清爽不上火。

七度方益颜糕养生糕红豆枸杞养颜糕官方旗舰店买二送一淘宝旗舰店¥59购买

遵循传统工艺制作的七度方益颜糕,更好地保留食材中的营养和口感。加入玫瑰后,搭配红豆泥绵密软糯的口感,吃起来更加松软轻盈,非常利口。适合夏天搭配一杯清茶,当作甜点吃,补充营养精神饱满才能身体棒。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进入夏天大家容易食欲不佳,中老年人更要注意饮食的调整。这几种食材平时多吃点,应季而食养出好身体,轻松顺利地度过夏天。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uangguoji.com/zbph/16089.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