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补调养
滋补调养

您现在的位置: 滋补调养介绍_滋补调养注意 > 滋补调养排行 > 白露丨天气转凉,露凝而白,滋阴益气,养肺

白露丨天气转凉,露凝而白,滋阴益气,养肺

发布时间:2022-7-4 11:17:53   点击数:
年9月7日农历八月初一白露

初候鸿雁来

黄昏,夕阳染红天际,大雁列队振翅南飞,在一轮红日的目送中,雁声阵阵渐飞渐远,这是它们在向山川草木道别。来年再见,孟春之月鸿雁北!

二候元鸟归

大雁南飞后,天气日渐寒冷,昆虫们也都纷纷藏匿了起来,习惯于空中捕猎飞虫的小燕子眼瞅着就要断粮了,于是燕子们也拖家带口,沿着大雁南飞的路线,开始了大迁徙。

三候群鸟养羞

大雁和燕子都走了,留下的是那些因陋就简,以浆果或虫卵为食过冬的群鸟。既然懒得迁徙,就得耐得住严寒,于是乎鸟儿们纷纷觅食,为身体储存尽可能多的能量,以备过冬。

凉意渐浓,燥意渐起

白露是秋天之中一个重要的过渡性节气,这个过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气温由温转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由于阴气渐重,清晨叶子上已经可见凝结的露水。这说明夜间的气温已经较低,能使水汽凝结成露。二是空气由湿转燥,由于气温的不断走低,冷空气就如同清热燥湿的中药黄连一般,使空气中的水汽不断肃降,再伴随瑟瑟秋风这么一吹,空气变得日渐干燥。所以,在这样的过渡时节里,我们要收敛身心,做好应对秋天凉燥的准备。

暖寒交替,注意养生

从“处暑”到“白露”,要数变化最大的就是昼夜温差了,可以说“白露”是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白露以后,气温明显开始下降,天气转凉,地面的水汽结露开始增多。“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中医有“白露身不露”的说法,也就是说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了。早晚须记得及时添衣,以免着凉,尤其是对于年老体弱者,稍不留神,就很容易诱发伤风感冒或导致旧病复发。若风邪侵犯经络筋骨,使经筋阻痹,可出现风湿性关节炎等风寒痹证。此时为追求时尚靓丽而“刻意”露出后背或肚脐,还美其名曰为“春捂秋冻”,则会适得其反,损害健康,落下病根。我们在饮食起居上应该做到如下几点:1、起居调养“白露”是一个表征天气转凉的节气,虽然白天的气温仍可达30多度,但夜晚普遍会较凉,因此夜卧须注意添加衣被,千万不能再像夏季时那样袒胸露背入睡。随着夜间的凉意一天比一天明显,应撤掉凉席,将薄棉被备在床头,关上窗户,可换上长袖睡衣裤入睡。这时候的饮食也须注意不可贪食寒凉,否则极易损伤脾胃阳气,造成秋季腹泻等,为许多慢性胃肠疾病埋下隐患,素体脾胃虚寒者更应禁忌,切莫贪凉。2、内脏调养“白露”时节人们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也就是俗称的“秋燥”。预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适当地多服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滋阴益气、养肺润燥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石斛、山药等,可入药膳,也可煮茶饮,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

3、运动调养

“白露”时节是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和容易加重的时期,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等,此时加强锻炼也是预防疾病发作和缓解病情的有效途径。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例如每天坚持慢跑、快走、打太极拳、练气功等。经常唱歌也对疾病有预防和控制作用,因为人在唱歌时采用腹式呼吸,腹式呼吸能增大肺活量,减轻肺部压力,并且唱歌还能振奋精神,激发体内潜力,使人从静止状态转入活动状态,同时心跳加快,肌肉紧张,有利于控制咳嗽。4、饮食调养“白露”时期的茶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的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常饮白露茶,也能去秋燥。“白露”时节适当饮一些米酒有助于暖胃祛湿,益气滋阴。米酒即醪糟中的汤汁,米散汤清,蜜香浓郁,入口甜美,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每升米酒中赖氨酸的含量比葡萄酒要高出数倍,为世界其他营养酒类中所罕见。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将米酒列为药酒类之首,认为其具有补养气血、暖胃养胃、健脾助运、舒筋活血、祛风除湿等功能,尤为妇女、老人、体弱者的滋补佳品。上海绿雅堂中医专家提醒:由于肺对应于五志中的悲,秋天花草树木开始凋谢,人们易于悲伤。因此,白露过后,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如多与朋友进行交流,以免心情抑郁。中医认为笑能宣发肺气,调节人体机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笑可以使肺吸入足量的清气,呼出浊气,加速血脉运行,能使心肺的气血调和。常笑还是一种健身运动,能使胸肌伸展,增大肺活量。

如果您想及时收到更多中医健康知识把绿雅堂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uangguoji.com/zbph/14179.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