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diesand乡亲们
年1月5日17时49分
迎来小寒节气
冬季时节正式开始
我国气候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佛山的小伙伴也即将迎来
年第一个寒潮
此时养生要以温补御寒为主,但也不可盲目进补,可以适当吃一些鳟鱼、辣椒等热性食物,或者糯米、猪肚、羊肉等温性食物。
医院住院部主任冯亮给大家推荐了小寒养生的3款养生食谱,助你御寒保暖!
养
肾
养肾食谱——核桃油桃仁牛肉核桃又有长寿果之称,能补脑健脑。此菜性温热,开胃润肠。冬季,大自然的一切都慢慢进入“冬眠”,而有了核桃宴的动力滋补,脑力不“冬眠”!
烹饪要求:核桃油不耐油温,应控制在低温烹饪。
材料:薄牛肉片克、核桃仁克、核桃油50亳升。
制作过程:1、薄牛肉片用葱姜、酒、精盐腌制入味;2、用核桃油将核桃轻炸至淡黄、香脆,沥油吹凉,使其干爽,备用;3、另起锅下核桃油,将葱姜煸香,下牛肉片炒至将熟时放核桃仁略炒,装盘即可。
食
普
冬
季
冬季滋补——全甲鱼菜谱
甲鱼具养阴清热、平肝熄风、软坚散节之功效,主治劳热骨蒸、阴虚风动、经闭经漏、小儿惊痫等。其肉细嫩鲜美、肥而不腻,富有营养,且味甘性凉,具滋阴凉血、益气补虚之功,为冬季滋补良品。
推荐:酸菜炒甲鱼、冰糖甲鱼、红炖甲鱼、滑炒甲鱼、黄芪煲甲鱼。
注意:在甲鱼快出锅前,取碗放料酒1克,将甲鱼苦胆撕破,放入酒碗内搅匀,倒入甲鱼汤内,这样味精就可以少放或不放,鱼汤味道仍然鲜美。
滋
补
冬
季
冬季补养——羊肉菜谱:葱爆羊肉
(1)气血双补调理、补虚养身调理主料:羊肉(后腿)克、大葱克。
调料:植物油25克、香油5克、酱油15克、大蒜15克、料酒10克、醋5克、姜汁5克
(2)贫血调理、补血调理、健脾开胃调理
主料:白萝卜克、牛肉(瘦)克。
调料:大葱15克、姜15克、料酒10克、酱油10克、盐4克、味精2克、八角3克、花生油40克
补
养
“不少市民都在疑惑
人们常说的小寒养生
应该要养什么?
”对此,冯亮主任给出了答案。“小寒节气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冬天养生要注意养藏、养肾、养阳气。”
重在“三藏”
1.藏精神:精神调养方面,应宁神定志,避免情绪过于激动,保持心态乐观,莫要劳神忧事。
2.藏汗液:原则是不要出汗太多;太阳出来后再运动,晚上不太适合;运动要和缓,以藏为本,适合散步、慢跑、八段锦。
3.藏精:冬天是清心寡欲的季节,心不能妄动,才能真正守住身体。
冬保“三暖”
1.头暖:头部暴露受寒冷刺激,容易造成血管收缩,头部肌肉紧张,引起头痛、感冒,甚至会造成胃肠不适等。
2.背暖:寒冷的刺激可通过背部的穴位影响局部肌肉或传入内脏,危害健康。除了引起腰酸背痛外,背部受凉还可通过颈椎、腰椎影响上下肢肌肉及关节、内脏,促发各种不适。
3.脚暖:一旦脚部受寒后,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内的毛细血管收缩,纤毛摆动减慢,抵抗力下降,病毒、细菌乘虚而入,大量繁殖,使人感冒。
冬养肾
冯亮主任介绍,冬天里手脚容易凉的人是肾阳虚的表现;头发脱落、发质干枯、面生“肾锈”、记忆力下降、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牙齿松动诸症、小便失禁、“五更泻”、易惊恐、心神不定易导致耳鸣、听力下降等都为肾气虚;腰酸、腿软、头晕目眩、手足心热、舌红苔少等属于肾阴虚!
中医认为,人体能量和热量总的来源在于肾,就是人们常说的“火力”。一些年老体弱的人,在冬季往往容易感觉手足不温、畏寒喜暖,这种情况,人们常称之为“火力不足”,即“阳气虚”。
炖补、多食坚果、补充水分、生活防寒、运动保暖,都是“冬养肾”的妙招,不妨试试!
饮食原则:减咸增苦、饮食宜温
饮食方面要遵循“养阴潜阳”的法则,宜多食些温性食物,如糯米、狗肉、羊肉、牛骨髓、鹅肉、鸭肉、大豆、核桃、栗子、木耳、芝麻、红薯、萝卜等,均是冬季适宜食物,既滋补又抗寒。
少食生冷、油炸类及寒性食物,以免伤阳气或更伤阴液。同时要减咸增苦,以养肾、护心。
经络养生
灸关元——关元穴是人体功效最强大的补穴之一,位于肚脐之下的位置,这个部位又称为下丹田,具有培补元气、强壮身体的作用。
做法:1、每天用手掌根揉关元穴10分钟;2、每周用艾条灸关元穴一次,每次10钟。
擦涌泉——俗话说:“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温暖。”涌泉穴位于足底部,约当足底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的交点处。据临床应用观察,如果每日坚持推搓涌泉穴,可使老人精力旺盛,体质增强,防病能力增强。
做法:手心擦脚心,用手掌从脚后跟处擦至脚心涌泉穴处。
揉太溪——此穴位为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可治疗手脚冰冷、穴道刺激治疗掉发。
做法:每天睡前两个穴位各按揉5分钟。
冷在三九,恰在小寒
冯亮主任为大家精心准备的
小寒养生攻略都收好了吗?
做到这些
让你小寒不寒
?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