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补调养
滋补调养

您现在的位置: 滋补调养介绍_滋补调养注意 > 滋补调养介绍 > 夏至三庚数头伏,入伏之日话三伏

夏至三庚数头伏,入伏之日话三伏

发布时间:2025/6/6 13:50:07   点击数:

年7月16日,入伏第一天。从今天开始,正式进入伏天。

一、初伏

那么,什么是初伏呢?先从这两个字的本义开始说。

初:会意字。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从衣从刀,指用刀裁剪衣物。用刀裁布是制衣之始,故而初字引申指开端。由开始义可引申为第一个,表次序。

伏:会意字。从人,从犬。意思是:人如犬(狗大聪明为犬,犬大聪明为獒,獒犬不是西部独有古代中原东方就有獒犬。)那样地匍伏着。本义:俯伏;趴下。

初有开始的意思,放在这里使用有第一的意味在里面,初伏就是夏天的第一个伏天,进入伏天之后,天气会慢慢变得炎热起来,大家要注意做好防暑和防晒工作,以免中暑和晒伤。

“伏“字本意是类似趴伏的姿势,引申为屈服、降伏。根据汉代的说法是,夏至以后阴气不得出头只能伏藏地下,这段时间天气大热,故而称为伏天。

这之后这么多年“伏天”的说法一直沿用了下来,这个说法已经成为了人们的习惯。

伏还有潜伏的意思。“初伏”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人们常说的“伏天”,也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初伏就是第一个伏天,接下来还有两个伏天,其中中伏最热。

二:年三伏时间

年初伏中伏末伏是什么时间:40天

初伏时间:年7月16日-年7月25日共10天。

中伏时间:年7月26日-年8月14日共20天。

末伏时间:年8月15日-年8月24日共10天。

三、入伏为什么吃饺子

很多地区有“头伏饺子二伏面”的习俗。

三伏天虽然历史悠久,但时至今日,实在算不上什么大的节庆了。虽然古代颇有旧俗,但流传至今的并不多见。最为人所知的恐怕是“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样的饮食俗话了。

说起这个饮食习俗,还真是历史悠久了。

《荆楚岁时记》里面就说:“六月伏日,并作汤饼,名为辟恶。”所谓汤饼,即是煮面。在古人看来,连汤带水吃一碗面,出一身汗,也是用来辟除恶疾的。

《魏氏春秋》中记录,三国时候的何晏生得面目白皙,以至于魏明帝曹睿总是觉得他是打了粉底的。于是专门在三伏天请他吃“汤饼”,热的何晏满头大汗,魏明帝才确认他确实脸白没有涂粉。

夏天毕竟酷热难耐,古代也没有空调和电扇,入伏时候朝廷也往往给官员发些福利。其中主要是避暑放假、赐肉和赐冰。

四、三伏天注意养生

1、夏季气候炎热,酷暑多雨,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且暑气逼人,心气易于亏耗,尤其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难以将养,而导致疰夏、中暑等病。

2、暑天,运用饮食的营养作用养生益寿,是减少疾病,防止衰老的有效保证。夏季的饮食调养是以暑天的气候特点为基础,由于夏令气候炎热,易伤津耗气,因此常可选用药粥滋补身体。

3、夏季养生,水也是人体内十分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健身益寿之物。俗话说“人是水浇成的”,这话不无道理。水约占人体重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传统的养生方法十分推崇饮用冷开水。

4、除水之外,酒、汤、果汁等都可称为饮品。合理选用都能对人体起到很好的强身健体的作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uangguoji.com/zbjs/1659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