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气候逐渐转凉,也就是说阳气逐渐减弱,阴气越来越强,人体内的阴阳将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因此,秋季的饮食要以养收为原则,适宜平补以养肺脏,不可过热也不过凉,省辛增酸,饮食良方。
秋季饮食原则
秋季膳食,平补为主;
养阴食品,有利肺腑。
生津食品,补津不足;
润燥食品,应肺清肃。
多喝温水,新鲜果蔬;
少吃升发,辛辣食物。
五味适当,强筋壮骨;
皮肤细腻,全身舒服。
秋季宜吃
初秋
南瓜豇豆、莲子玉米、山药核桃、花生小米、
芝麻葡萄、猪肉大米、牛奶豆类、瘦肉糯米、
桂圆大枣、禽蛋鲤鱼。
以上这些食物,有利于调肺益气,安抚中焦脏器,平胃助脾,可以养心补心,治疗供血不足,还可以润肠通便祛湿,补肾健脑,提高思维能力,增强记忆。
仲秋
仲秋以后多风气候干燥,口鼻发干咽喉发苦,皮肤粗糙易于划伤出现细小裂纹,在饮食上则需要滋润皮肤,益胃健脾的食物,简称润补,以防风邪侵入肌肤。
常吃杏仁,百合萝卜,核桃白梨,豆类豆腐,
银耳莲藕,白菜香菇,菠菜莴笋,大米红薯,
粗米粗面,鸭蛋蘑菇,香蕉柿子,新鲜果蔬。
仲秋
到了晚秋气温下降,应该加强营养,补充热量,禁食冰冻,少食寒凉,补气益肺,温补为上。
常吃大枣,花生红糖,奶类制品,豆腐豆浆,
时令蔬菜,鸭肉煲汤。不可忽视,五谷杂粮。
秋季养生到底有哪些饮食禁忌?
1、忌吃油腻、煎炸的食物
油炸类的食物被人体吸收后,很不容易消化掉,长时间的积累在胃部,会导致体内热气积滞,很不利于润燥。因此,对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也会常常复发或者加重,也都是因为过多的油腻。
2、忌吃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大部分在秋季成熟,但同时也是带最多囊蚴的时节,这时生吃水生植物易受其感染,导致肠黏膜发炎、出血、水肿、溃疡、腹泻、食欲不振,儿童脸部浮肿、发育迟滞、智力减退等现象,严重者甚至因衰竭或虚脱导致死亡。
3、忌不按食物安全期吃
有些食物虽然有较好的养生作用,但在某些时间段里却不宜食用。如食物本身处于危险期,或我们的身体处于和某种食物特质相冲突的阶段时,要格外加以注意。比如蜂蜜有滋阴润肺的作用,但要注意在农历七月时不要吃蜂蜜,这是因为大多数有毒植物都在农历七月开花,蜜蜂采集了有毒植物的花后,酿出的蜂蜜也会含毒。
每年的这个时候正是养阴补给的最好时间,所以应该多吃一点养阴润肺的食物。但是生姜是辛辣的食物,多食多导致人体生秋燥,很容易损害神气,所以小编建议大家还是不要吃。而瓜类大都属于阴寒之物,多吃了会伤及脾胃,也要少吃。
4、忌盲目控制饮食
人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能量储备应全面而均衡,必须通过丰富的饮食提供。
5、忌盲目吃蟹
秋季正是蟹肥时,这个季节的螃蟹个大、体肥、味美,而且进入秋季,螃蟹会爬到岸上极易捕捉。因此,秋季成为了吃蟹的最好时机。蟹虽好吃,但却有许多讲究。蟹要洗净,蟹体内有大量细菌和污泥,如果不处理干净,这些病菌和污泥中的寄生虫就可能带至体内,使美味蟹变成杀手蟹,对健康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6、忌暴饮暴食
一般人到了秋季,由于气候宜人,食物丰富,往往进食过多。摄入热量过剩,会转化成脂肪堆积,使人发胖。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
7、忌吃辛辣生冷的食物
秋天应该少吃辛辣、燥热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比如尖椒等。同时也要避免湿热的淤积,凡是含有清香的食物,都具有散发湿气的作用,所以小编还是提倡多吃点辛香气味的食物,例如香菜、芹菜等。
另外,由于秋季天气由热转凉,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也发生变化。饮食特别注意不要过于生冷,以免造成肠胃消化不良,发生各种消化道疾患。
8、忌吃过燥的食物
中医学认为,苦燥之品易伤津耗气。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与秋季燥气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所以,秋令饮食养生应忌过燥的食物,比如一些煎炸类食物。另外,为迎接冬季的到来,人体内还会储存御寒的脂肪。
因此,热量的摄取大于散发,稍不小心,体重就增加,所以肥胖者秋季更应注意减肥,应多吃低热量的减肥食品,如红豆、萝卜、竹笋、薏米、海带、蘑菇等。此外,普通人立秋后在饮食上要增酸,以增强肝脏功能,要多吃苹果、葡萄、山楂、柚子等偏酸、多汁的水果,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都有疗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