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文学心灵陪伴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天中文学”,再点击“ 自古以来,秋分就是传统的“祭月节”。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
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
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推崇,随着社会的开放,也慢慢影响到民间。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为避免祭月节无明月的尴尬状况,人们就把“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中秋之时,正是满月之期。
《北京岁华记》记载北京祭月的习俗说:“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兔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兔;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
—吃秋菜—
在岭南地区,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
—送秋牛—
秋分时分便会出现挨家送秋牛图的人。“秋牛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粘雀子嘴—
秋分时节,在广大的农村还有煮汤圆吃的习俗。
秋分这一天,农民都放下手中的农活,在家里做汤圆吃。除了自己食用外,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这就是“粘雀子嘴”,以免雀子破坏庄稼。
—放风筝—
秋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秋分当天,大人们也参与。
秋分,标志着美丽的秋季,已经过去一半。秋分这天,24小时昼夜均分,也正是因为这样,秋分有很多的小秘密。
南北极过着共同的白昼
秋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南北极同时都可以看见太阳,分享着同一个白昼。
高度和影子一样长在北纬45度线上,用不着爬高,便可丈量出建筑物的高度,因为这一天高度和影子一样长,所以知道了影子的长度,也就知道了建筑物的高度了。
找不到自己的影子
秋分这天,太阳直射点不偏不倚地照在赤道上,当你来到赤道线时,就会发现任何物体都找不到自己的影子。
鸡蛋可以竖起来
秋分这天是南北半球昼夜等长的日子,地球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鸡蛋较容易竖立。
食养为主,少辛多酸
分节气已经真正进入到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
在饮食调养上,要尽量少食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甘润的果蔬。同时秋燥津液易伤,引起咽、鼻、唇干燥及干咳、声嘶、皮肤干裂、大便燥结等燥症,宜多选用甘寒滋润之品,如百合、银耳、淮山、秋梨、莲藕、柿子、芝麻、鸭肉等,以润肺生津、养阴清燥。多喝水,吃清润、温润的食物,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阴生津的作用。
润养的汤水此时正是大有所用。如青萝卜陈皮鸭汤、玉竹百合猪瘦肉汤、木瓜粟米花生生鱼汤、沙田柚花猪肝汤、无花果白鲫汤、霸王花蜜枣猪月展汤等都是家庭养生之品。
秋分养生吃这些
百合
百合又名菜百合、蒜脑薯、强瞿,是著名的保健食品和常用中药。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清热凉血、美容养颜的功效。百合为药食兼优的滋补佳品,新鲜百合食疗效果佳,很适合秋季食用。
中医上讲鲜百合具有养心安神,润肺止咳的功效,对病后虚弱的人非常有益。
梨
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特别适合秋天食用。《本草纲目》记载,梨者,利也,其性下行流利。它药用能治风热、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毒。。
梨又有降低血压和养阴清热的效果,所以高血压、肝炎、肝硬化病人常吃梨有好处。秋季天干气躁,是非常适合食用梨的季节。
红薯
红薯富含膳食纤维、钾、铁和维生素B6等营养素,且热量很低。红薯与紫薯等同属甘薯类别。
红薯含有丰富和优良的膳食纤维,有利于肠胃蠕动。西医认为,秋季食用红薯能促进排便顺畅,有利于消化、吸收,及免疫力的增强。
枸杞
枸杞味甘、性平;归肝、肾、肺经;质润气和,可升可降;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润肺生津等功效。胡萝卜素是枸杞色素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和作为维生素A的合成前体等重要的生理功能。
枸杞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可以补气强精、滋补肝肾、抗衰老、止消渴、暖身体、抗肿瘤的功效。
健康提示
秋分之后,早晚温差更加明显,人体免疫力会由于气温变化大,增减衣物不当等因素而下降,致使细菌、病毒等容易在咽部繁殖,所以秋分之后呼吸道感染会明显增多。因此,生活中要注意保暖,随时增减衣物,把持“不挨冻、不出汗”的度。
起居宜规律,可适当增加一些耐寒训练,比如用凉水洗脸等,但要注意手脚保暖。
另外,秋季随着阳光减少,人们悲愁情绪上升,故有“秋风秋雨愁煞人”之说。此时宜“登高望景”,多参与户外活动,与朋友交流,以抒发胸怀、解除愁苦情绪。
“秋分”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快速下降,昼夜温差加大,气候干燥,我们的身体也变得“脆弱”起来,为避免身体不适,秋分养生,在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应该注意什么?
◆◆◆
《夜喜贺兰三见访》
唐?贾岛
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
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
踏苔行引兴,枕石卧论文。
即此寻常静,来多只是君。
?秋夜未深,贺兰大和尚又一次来访,两人时而共踏苔藓,时而枕石以卧,谈论文章。在安静的时节,好友相聚,共享秋天的凉意,是古人颇为推崇的。
《晚晴》
唐?杜甫
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
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
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山秋雨至晚方晴,浮云犹薄,峡雨尚飞,而斜阳照彻,秋意已浓,凫鸟已去,鸿雁已归。
《点绛唇·金气秋分》
宋?谢逸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
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
素练宽衣,仙仗明飞观。
霓裳乱,银桥人散,吹彻昭华管。
?不觉已到了风清露冷的秋分时节。在凉凉的月光下,桂花香气飘得很远。遥想仙宫宴会,素衣霓裳翩翩起舞,仪仗翻飞,人影散乱,彻夜吹奏着昭华丝竹之声。
《秋分日忆用济》
清?紫静仪
遇节思吾子,吟诗对夕曛。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逆旅空弹铗,生涯只卖文。
归帆宜早挂,莫待雪纷纷。
?又是一年的秋分,诗人想起了远方的儿子。思念之情无处寄托,只得在夕阳下吟咏诗歌。回首自己穷困潦倒的一生,诗人感慨万千。既然前途渺茫,还不如早日回家。全诗意境悠远,情感真挚,动人心弦。
《再过王辂原居纳凉》
唐?周贺
夏天多忆此,早晚得秋分。
旧月来还见,新蝉坐忽闻。
扇风调病叶,沟水隔残云。
别有微凉处,从容不似君。
?诗人被贬之后颇为失意,待再次到王辂故居之时,诗人触景生情,佩服当初王辂被贬时的从容,心有感慨。
秋分
佚名
寒暑平和昼夜均,阴阳相半在秋分。金风送爽时时觉,丹桂飘香处处闻。雁向南天排汉字,枫由夕照染衣裙。良辰可惜无卿共,慎把情思托付云。
癸未中秋
杨公远
凉入郊墟暑渐微,奈何节序暗推移。
景逢三五秋分夜,光异寻常月满时。
按舞霓裳仙绰约,长舂灵药兔迷离。
广寒宫桂花空发,近世无人折一枝。
客中秋夜
孙作
故园应露白,凉夜又秋分。
月皎空山静,天清一雁闻。
送僧归金山寺
马戴
金陵山色里,蝉急向秋分。迥寺横洲岛,归僧渡水云。夕阳依岸尽,清磬隔潮闻。遥想禅林下,炉香带月焚。
中秋对月
李频
秋分一夜停,阴魄最晶荧。
好是生沧海,徐看历杳冥。
层空疑洗色,万怪想潜形。
他夕无相类,晨鸡不可听。
秋分後顿凄冷有感
陆游
今年秋气早,木落不待黄,
蟋蟀当在宇,遽已近我床。
况我老当逝,且复小彷徉。
岂无一樽酒,亦有书在傍。
饮酒读古书,慨然想黄唐。
耄矣狂未除,谁能药膏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