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23日,农历八月廿五,太阳到达黄经°,进入秋分节气。秋分至,九十天的秋天就过了一半。
秋分,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古人把秋分节气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秋季养生重在养“收”、养阴。所有与升阳、散阳有关的情绪、运动、饮食、穿衣都应有所收敛、节制。要注意保暖,勿过食辛辣,当收敛神气,早卧晚起。
秋分养阴,可适度平补平补,就是吃一些性质平和,不寒不热,滋润养阴又不滋腻碍胃的食物,如藕、莲子、红枣、山药、银耳、枸杞、黑芝麻、核桃等。
或者也可以在养阴的食物中加入温性的食材,中和滋阴食材的寒凉,以达到中正平和,既补阴津,又避免脾胃受寒凉损伤。
平补首选老鸭汤
“秋风起,鸭子肥”,鸭子以雄者为良,老者为佳。鸭肉味甘咸,具滋阴养胃清肺补血之效,补虚而不燥热,适于治疗血晕头痛、阴虚失眠、肺热咳嗽等症。老鸭同糯米煮粥吃,有养胃补血生津之效。
枸杞山药粥
补脾养胃,补肾涩精,益肺生津,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品,亦是食品。山药性平,不温不燥,不寒不热,而且纯补无泄,直接当食物吃身体一点不适的反应都没有,食枸杞山药粥,滋阴潜阳。
润肺不忘温脾胃燥是秋季的主气,“燥令伤肺”,这个时节的人极易受燥邪侵袭而伤肺,所以秋季养生要先养肺,防燥润肺,同时还需温护脾胃。
可以适当多吃苹果、雪梨、荸荠、甘蔗等养阴清火润肺之物及百合、蜂蜜、白木耳、白果、红枣、甘蔗等清补柔润之品。再者,可吃些白萝卜,生熟皆可,最有润肺清火利咽祛燥之功,且属当令食物。
但是,润燥生津之品多是寒性,经常吃,容易伤脾胃阳气。加上秋分天气转凉,需要对脾胃温暖照顾。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凉性的饮品加点姜汁,温脾胃散寒。
还可以采用外治的方法,通过艾灸肚脐温补脾胃:
很多脾胃虚寒的人腹部总是怕凉,一吃凉的东西就腹泻,而且总是消化不良。
神阙穴,即肚脐,用艾条灸可以温补中焦脾胃,促进脾胃运化,改善腹部怕凉的症状。每日上午9-11时,艾灸15-20分钟。
怎样判断是否脾胃虚寒?饮食寒凉会出现胃部绞痛,或者用双手碰触腹部,温度偏凉,按上去发硬者,属于脾胃虚寒。
收敛神气助失眠收敛神气是为了避免燥热内生。晚睡熬夜、思虑过重、过食滋腻食物等都会导致燥热内生,从而产生一系列伤津的干燥症状。所以,秋季尤其注重保持心情平和,以助睡眠。
秋天要做到早睡早起,“早睡以利养阴,早起以利舒肺”,良好的睡眠有养阴培元的效果。
百合水泡脚
材料:鲜百合g,酸枣仁20g,远志15g。
做法:将鲜百合浸泡一夜,与酸枣仁,远志加水毫升煮沸,取汁入盆中,先熏蒸,待温度适宜时浸泡双脚,每天睡前1次,每次30分钟,7天为1疗程。
作用:睡前热水泡脚,极有敛阳之效。百合水泡脚有助于安神宁心,益气补中,对神经衰弱型失眠,多梦很有效。
秋分至,愿收获季节有惊喜!
治疗白癜风有什么好办法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