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血同源,滋补调理气血虚亏
中医说“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前句我们在前面大体介绍了,后句什么意思呢?是指血不仅是化生气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血是气的载体,并给气以充分的营养。由于气的活动力很强,易于逸脱,所以气必须依附于血和津液,方能存于体内。若气失去依附,则将浮散无根,易于发生气脱而涣散不收。所以,血虚者,气亦衰;血脱者,气亦随之而脱。亡血者,气亦亡。也因为是气血存在这样一种复杂的关系,所以给气虚人的药方多会出现补血的药品,而医生又多会让血虚之人补气。那么具体该怎么补呢?先来说说血,血毕竟是“气之母”。
血是携带营养物质的河流,它流到哪里不光把营养物质带到哪里,还滋润了那片干涸的“土壤”,所以,血对于我们来说真的很重要,对女人尤其的重要,女人的一生都离不开血,可以毫不夸张说女人的一生都在消耗着血。每月的月经耗着血,处女膜破裂时滴着血,怀孕时血聚集起来滋养着幼小的生命,孕产时流着血……而血液除了滋养内脏,还滋养着我们的皮肤,我们身体的内荣外华都主要依赖着血液,所以怎么补血就成了摆在女人面前的重要话题!中医认为血汗同源,所以血虚体质的人在夏季要注意防热降温,夏热则多汗,汗多则易耗血;并且血虚者体质较弱,要尽量避免强度较大的劳动,以免大汗淋漓伤血。津血同源,血虚与精、津、液的虚亏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在补血的同时还要注意填精、滋阴。此外建议血虚的人在晚上10点以前休息,晚上11点~1点是人体骨髓造血时间,这些都要在深度睡眠中才能完成,经常熬夜导致长期没有新鲜气血生成,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血虚。食物是最好的补药,当然补血方法也不能忘记食物,血虚的人可以多吃以下食物。
黑豆:我国古时向来认为吃豆有益,多数书上会介绍黑豆可以让人头发变黑,其实黑豆也可以生血。黑豆的吃法随各人喜好,如果是在产后,建议用黑豆煮乌骨鸡。龙眼肉:龙眼肉就是桂圆肉,任何一家超市都有售。龙眼肉除了含丰富的铁质外还含有维生素A、B族维生素和葡萄糖、蔗糖等。补血的同时还能治疗健忘、心悸、神经衰弱和失眠症。龙眼汤、龙眼胶、龙眼酒之类也是很好的补血食物。
萝卜干:萝卜干本来就是有益的蔬菜,它所含的B族维生素极为丰富,铁质含量也很高。所以它是最不起眼、最便宜但却是最好的养生食物,它的铁质含量除了金针菜之外超过一切食物。
胡萝卜:胡萝卜含有很高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C,同时又含有一种特别的营养素——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对补血极有益,用胡萝卜煮汤,是很好的补血汤饮。
发菜:发菜的颜色很黑,不好看,但发菜内所含的铁质较高,用发菜煮汤做菜,可以补血。
菠菜:是有名的补血食物,菠菜内含有丰富的铁质胡萝卜素,所以菠菜可以算是补血蔬菜中的重要食物。如果不爱吃胡萝卜,那就多吃点菠菜吧。
金针菜:金针菜含铁数量最大,比大家熟悉的菠菜高了20倍,铁质含量丰富,同时金针菜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蛋白质、脂肪及秋水仙秋碱等营养素。
面筋:这是种民间食品。一般的素食馆、卤味摊都有供应,面筋的铁质含量相当丰富,而补血必须先补铁。
下面来介绍几款补血的食疗方剂:
食疗方剂一:当归炖羊肉当归30克,生姜60克,羊肉克。将当归、生姜洗净,切片;羊肉剔去筋膜,置沸水锅内稍烫,捞出晾凉,横切成长短适度的条块;然后将羊肉条块及生姜、当归放入洗净的沙锅内,加入清水适量,用武火煮沸,除去浮沫,改用文火炖至羊肉熟烂,饮汤并食羊肉。本品具有补血调经、散寒止痛的作用。主治血虚羸瘦、头晕目眩、心悸气短、腰膝酸痛,或血虚有寒的腹中冷痛、痛经或产后虚寒腹痛。
食疗方剂二:当归生地炖羊肉肥羊肉克,当归、生地各20克,干姜15克,酱油、黄酒、白糖、食盐各适量。羊肉冲洗干净,切块,放入锅中,加清水、当归、生地、干姜、黄酒,煮至七成熟时,再加酱油、白糖、食盐,小火烧煮收汁即成。本方有补气养血、温中暖下之功效。适用于血虚宫冷崩漏、产后虚寒腹痛、虚劳羸弱。本方出自《千金方》,原方用于“崩中去血,积时不止”,为温补气血方。气血虚寒,不能温煦和充养胞宫;则见崩漏诸症,法宜温补气血。方中以羊肉为主,血肉是有情之晶,能益气血,暖胞宫,以当归、生地、干姜为辅佐,当归、生地助羊肉养血调经,干姜助羊肉温中暖下,合用而成温补气血之方。本品温补气血,故还可用于产后虚寒腹痛和虚弱羸弱。本方重在温补,血热崩漏者不宜食用。
需要补气的人要怎么做呢?气属阳,气虚者由于气不足的原因,在阳气充足的春夏感到十分的舒服,但是在阳气不足的秋冬则比较难熬,也很容易生病。所以气虚者在秋冬季节要适当地添加衣物,注意防寒保暖,保护阳气。春夏时节,气虚者虽然感到很舒服,但也要注意防暑降温,因为出汗代表的是人体阳气的散发,但也不要肆意贪凉,或者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长期工作,因为寒湿也会伤害人体的阳气。由于气虚者气不足,所以性格多内向、精神不振、胆小易惊、情绪不稳定。除了适当的补气之外,还可以在情志上进行调节,多参加社交活动,多与人沟通,使性格开朗,培养乐观的情绪与积极的生活态度,保持心情平静,这样身体的气就不会外泄。肾为元气之根,故气虚宜作养肾功,其功法如下:
屈肘上举:端坐,两腿自然分开,双手屈肘时侧举,以两胁部感觉有所牵动为度,随即复原,可连做十次。抛空:端坐,左臂自然屈肘,置于腿上,右臂屈肘,手掌向上,做抛物动作3~5次,然后,右臂放于腿上,左手做抛空动作,与右手动作相同,每日可做五遍。
荡腿:端坐,两脚自然下垂,先慢慢左右转动身体3次,然后,两脚悬空,前后摆动十余次。本动作可以活动腰、膝,具有益肾强腰的功效。
摩腰:端坐,宽衣,将腰带松开,双手相搓,以略觉发热为度;再将双手置于腰间,上下搓摩腰部,直至腰部感觉发热为止。搓摩腰部,实际上是对命门、肾俞、气海俞、大肠俞等穴的自我按摩,而这些穴位大多与肾脏有关。待搓至发热之时,可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温肾壮腰之作用。
“吹”字功:直立,双脚并拢,两手交叉上举过头,然后,弯腰,双手触地、继而下蹲,双手抱膝,心中默念“吹”字音,可连续做十余次,属于“六字诀”中的“吹”产功,常练可固肾气。
气虚者还可以从饮食上进行调节,多吃以下食物:
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作用:补气健脾,养阴益肺,补肾固精。宜于脾气虚弱、食少便溏、慢性泻泄,湿盛和气滞胀满者忌食。
栗子:味甘、性温,归脾、胃、肾经。作用: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宜于脾虚食少、反胃、泻泄,气滞腹胀者忌食。
鸡肉:味甘、性温,归脾、胃经。作用:补中益气,补精添髓。宜于脾胃虚弱、疲乏、纳食不香、慢性泻泄,实证、热证、疮疡和痘疹后忌食。
马铃薯:味甘、性平。作用:补气、健脾。宜于脾虚体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芽的马铃薯芽与皮有毒,忌食。
红薯: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脾胃、益气力、宽肠胃。宜于脾胃虚弱、形瘦乏力、纳少泻泄。多食易引起反酸烧心、胃肠道胀气。
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作用:补益脾胃,养血安神。宜于脾胃虚弱、食少便稀、疲乏无力,气滞、湿热和便秘者忌食。
香菇:味甘、性平。作用:益胃气,托痘疹。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属于发物,麻疹和皮肤病、过敏性疾病忌食。
下面介绍几款食疗方剂:
食疗方剂一:玉竹兔肉汤将30克玉竹、30克北沙参和30克百合洗净,浸泡1小时;克马蹄去皮并洗净;克兔肉切块、洗净、汆水;将毫升清水倒入瓦煲内,煮沸后加入以上用料,武火煲开后,改文火煲3小时,加适量盐调味即可。中医认为,兔肉气味辛、平,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解热止渴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兔肉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品,还富含卵磷脂,而结缔组织少,肉质细嫩易于消化。所以,心血管病、肝脏病、糖尿病患者以及其他新陈代谢有障碍的人常吃兔肉,既可满足营养需求,又可祛病健身。
食疗方剂二:归参炖鸡乌骨鸡一只1克,当归25克,姜块20克,葱头25克,醪糟汁克,党参40克,精盐4克。将鸡宰杀后,去毛杂、脚爪,入清水浸泡30分钟后,入开水中氽去血腥味。当归、党参用温水洗净,切成薄片。姜、葱洗净。党参、当归装入鸡腹内。放入沙锅中,加清水2克。沙锅置旺火上烧开,撇去血泡,改用小火慢炖,调入姜、葱、醪糟汁炖至熟透,拣去姜、葱,加入精盐、味精,调好味即成。益气补血。适用于久病体衰、气血不足者。
食疗方剂三:清炖童子鸡童子鸡1只,黄酒、生姜、食盐、葱白各适量。将鸡宰杀,去除内脏和鸡毛,洗净切块,在汽锅内放入鸡块,并放葱、姜、黄酒、食盐等佐料,不加水,利用汽锅生成的蒸馏水,制得“鸡露”。饮露食肉。本方益气、补精、肥健,凡体弱、产后、病后、老年消瘦者均可酌情选用。
食疗方剂四:参芪淮山乌鸡汤人参10克,黄芪30克,淮山50克,乌鸡1只,生姜1块。你选择乌鸡的时候可以掰开鸡嘴看一下鸡的舌头,如果它的舌头是黑的,那么这只鸡的肉和骨头就会都是黑的,这种乌鸡的药用价值会更高。首先把人参、黄芪、淮山都倒入清水中清洗,清洗干净之后全部塞进乌鸡的肚子里,然后把乌鸡放进一个沙锅,把生姜也放进去,加入适量的盐,再加入清水,记住清水的量要淹过乌鸡,好了,盖上盖。在火上另外做一锅水,水开之后,把沙锅放进大铁锅里隔水蒸,大火蒸3~4个小时,3~4个小时之后这道参芪淮山乌鸡汤就可以食用了。本品具有补虚损、益正气的功效。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价格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