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病科简介
医院脑病科,集临床、教学、科研、养生于一体,是山东省中医药十三五重点建设专科,科室坚持以“绿色诊疗、辨证施治”为治疗特色,在中医理念指导下,以中医药为主,走中西医结合之路,以诊治脑病系列相关疾病为主要方向,尤以中风(脑梗死、脑出血)、头痛、眩晕(脑血管病、脑动脉供血不足、高血压等)、不寐(失眠),颤证(帕金森病)、痴呆(血管性痴呆)、癫痫以及血脂异常等为特长。
本科室立足于辨证施治,把疾病的共性与个性、辨病与辨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根据脑病的病理变化,借鉴先进经验,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确立了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中医为主辨证施治,解决疾病的根本(治本),以西医为辅,协助诊断并及时消除疾病的外在表现(治标)。扶正祛邪兼顾,标本兼治。
科室建设强调发挥传统中医优势,坚持中西医结合、临床与教学结合,倡导临床中应用中医特色技术,同时紧跟临床医学发展步伐,不断提升西医诊疗技术及诊疗能力,建立并完善中西医并举,协同诊疗模式。科室秉持“治未病”理念,在诊疗同时,重视疾病预防与再发,“防治结合”,切实落实中医中药治疗效果。同时始终坚持“为病人服务”的宗旨,总结中医个体化诊疗规律,创新服务模式,提示传统中医服务价值,以疗效显著和满意的社会效益为最终目标。
二、专科特色-中风病
1.中风病的诊疗已形成独特的中西医一体化诊疗模式脑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残率高达70%以上。其中15%的患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经长期临床实践,我院形成了中西医一体化治疗模式(融急救、中西医诊疗、康复为一体,可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消除或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全方位、整体化对脑血管病进行综合治疗。中西医一体化治疗模式不是中医疗法和西医疗法的简单叠加,简单地讲,是将中医、西医各自的特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取长补短,将中西医各自在治疗、护理和康复中的优势在临床上进行优化组合,将西医的紧急救治和中医在治疗康复中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在急性期应用溶栓、降纤、抗凝、微创等治疗手段,迅速稳定病情。医院为急诊脑病患者开通紧急救护绿色通道,尽可能为患者赢得诊疗时机,尽可能改善患者预后。对于急性脑梗死病人时间窗内及时进行静脉溶栓等手段进行积极治疗。高科技的医疗设备、雄厚的技术力量,为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和优质服务。能对患者的生命指征进行严密地连续观察,给予及时有效抢救治疗,使危重病人转危为安,促进患者恢复。恢复期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中西药物、针灸(石氏醒脑开窍法)、康复器材等诊疗方法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减少残疾、提高生活质量。对于中风后遗症,发挥中医特色,如:药物熏蒸、电针、推拿、中药等治疗手段以改善神经缺损功能(如吞咽、言语、肢体功能障碍等)。同时针对患有高血脂、高血糖、脑动脉硬化、一过性脑缺血等中风前期的患者,给予综合评估,有针对性地用中西药物调治及饮食、健康指导,做好中风病的预防工作。通过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康复指导,运用现代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等现在康复手段,并结合运用针灸、推拿等传统康复疗法,配合使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经络导平治疗仪等现代、高效、安全的治疗脑病中风仪器,大大提高了病人的治疗效果,切实为患者解除痛苦,改善预后。在治疗大量脑中风病人的临床实践中,中西医一体化治疗规范卒中的诊断和治疗流程,早期诊断和治疗,充分发掘、利用祖国医学治疗中风的特色与优势,结合现代康复方法、新进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科学的中风防治程序,同时加强对病人和家属的健康教育,使中风残疾病人重返工作岗位、回归社会生活,为广大脑病中风患者解除了痛苦,明显降低卒中病人的致残率,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2.形成完善中风病预防干预体系
脑卒中发生率及复发比例惊人
我国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脑血管疾病在人口死亡顺序中位居首位;据估算,全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为万人,每年死于脑卒中的患者为万-万人。脑卒中后2年内,25%的患者会再发脑卒中或其他血管事件。脑卒中发生后5年,42%的男性患者及24%的女性患者会再次发作脑卒中。脑卒中一旦再次复发,病情会更为凶险,常因反复发作而死亡。
中风病一级预防是指未发生中风的人群中对可干预的中风危险因素进行筛查、评估及合理防治,以降低中风的发生。二级预防其目的是为了预防或降低再次发生卒中的危险,减轻残疾程度,针对发生过一次或多次脑血管意外的患者,通过寻找意外事件发生的原因,治疗可逆性病因,纠正所有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在中青年(50岁)患者中显得尤为重要。首次卒中后6个月内是卒中复发危险性最高的阶段,所以在卒中首次发病后有必要尽早开展二级预防。
经过多年探索,我科对中风病的治疗、预防已经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防治体系,在现代医学体系的支持下,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的治疗理念,双管齐下,重视中风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将治疗前移,注重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和中医干预,对中风病做到未病先防,提出“五字”预防体系,以“教、疏、练、检、药”进行立体式、综合性的预防和干预,教——健康宣教、疏——心理疏导、练——心身训练、检——定期体检、药——药物干预,让您与健康相伴。
三、其他专病特色介绍
不寐(失眠):不寐堪称顽疾,目前治疗仍延用传统镇静安眠药,治疗手段单一,不良反应较多,常见有成瘾性、依赖性、戒断性反应、呼吸抑制等,同时白天多有注意力不集中、疲劳乏力、反应迟钝等,中医治疗不寐,辨证分析,标本兼顾,方法灵活,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科室秉持中医中药特色,论治不寐重视祛邪补虚与调神并重,依据《内经》理论,并集合时方、验方,探索不寐病机与证治,临床多有疗效。
眩晕:此为临床常见症状,可见于脑梗死、高血压病、低血压病、梅尼埃病、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供血不足、贫血、神经衰弱等疾病。科室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中医辨证从平肝潜阳、补益气血、调养心脾、滋补肝肾、填精益髓、祛痰化湿、健脾和胃、祛瘀活血通窍等方面施治,中药配合耳穴压丸、穴位贴敷治疗、针刺治疗等,多管齐下,疗效显著。
头痛:头痛治疗当辨明病因,除去明显器质性病因,头痛西医治疗单一,且多有反复,中医治疗头痛“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个体化审查病机,遣方用药,同时科室多名医师兼具针灸治疗之经验,针药并用,临床颇有验效。
抑郁症:科室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重视阳气理论,倡“阳郁神颓”、“神颓志衰”与抑郁症病机联系,运用“宣阳开郁”法指导治疗,以经方化裁治疗抑郁症,获得较好临床疗效。对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的患者运用中医中药、针刺联合等治疗,对改善患者卒中后抑郁状态,改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取得确切的临床疗效。
医院脑病科竭诚为您服务,关怀脑疾病预防和康复,咨询电话-(门诊)、-(病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