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补调养
滋补调养

您现在的位置: 滋补调养介绍_滋补调养注意 > 滋补调养相关 > 我居然从两岸科技常用词典里学会了秋季

我居然从两岸科技常用词典里学会了秋季

发布时间:2021-4-20 12:56:03   点击数:
医院订阅哦!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霜降节气后,深秋的景象越发明显,冬天的脚步也越来越近了。《黄帝内经》中说“秋冬养阴”。秋冬两季,我们要适应自然界阴气渐长的规律,注意收养阴气,这样才能为来年阳气的生发打好基础。

那么,我们要如何“养阴”呢?来看看《两岸科技常用词典》中的说法吧。

秋燥,“燥”的是什么?

“燥”,是秋季的主气。燥气伤人,以耗伤津液为主。如果你发现自己被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一系列恼人的症状“骚扰”时,有可能就是“秋燥”来袭了。

秋燥

中医温病之一。秋季感受燥邪所致。通常病情较轻,传变较少。若肺受燥热,症见发热咳嗽,甚则喘而失血,用清金保肺汤;若肺受燥凉,症见咳而微喘,气郁不下,可用润肺降气汤。

燥邪

六淫之一。燥性干涩,易伤津液,尤其易损伤肺津。致病常见干咳,口干鼻燥,皮肤干裂等。燥分为温燥和凉燥两种。温燥可见偏热症状,凉燥可见偏寒症状。

燥证

中医证候之一。外感燥邪或体内津液不足所致,以口鼻、肌肤、毛发、大便干燥等为特点,分为外燥证和内燥证。

秋季养生注意养阴清热

中医认为,秋季有利于调养生机,去旧更新,是人体最适宜进补的季节。秋季对应的脏腑是“肺”,故秋季养生当以“防肺燥,护阴津”为主,注意养阴清热、润燥止渴、调理脾胃、清心安神。平时应多喝水、多喝粥,多吃清热安神的食物,少吃或不吃辛辣煎炸等热性食物。同时,也可根据各自的体质和情况,对症进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对秋燥明显的人,可试着进补药粥、药膏、羹汤,如麦冬粥、贝梨膏、莲子百合羹、雪梨银耳羹等,或者中药代茶饮,如罗汉果代茶饮等,以达到润肺去燥的目的。在这里,小编为您介绍几款适宜养阴润燥、消解秋乏的中药。

百合

中药名。味甘,性寒。归心、肺经。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常用于食疗。

北沙参

中药名。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用于肺热燥咳,劳嗽痰血,热病津伤口渴。

北沙参不宜与藜芦同用。

川贝母

中药名。味苦、甘,性微寒。归肺、心经。清热润肺散结,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痈肿。

川贝母不宜与乌头类药物同用。

枸杞子

中药名。味甘,性平。归肝、肾经。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枸杞口味甘美,可用于食疗,久服有却老延年的功效。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莲子

中药名。味甘、涩,性平。归脾、肾、心经。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用于脾虚久泻,遗精带下,心悸失眠。

罗汉果

中药名。味甘,性凉。归肺、大肠经。清热润肺,润肠通便。用于肺火燥咳,咽痛失音,肠燥便秘。也可代茶饮。

麦冬

中药名。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芡实

中药名。味甘、涩,性平。归脾、肾经。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用于梦遗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可用于食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石斛

中药名。味甘,性微寒。归胃、肾经。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

天冬

中药名。味甘、苦,性寒。归肺、肾经。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用于肺燥干咳,顿咳痰黏,咽干口渴,肠燥便秘。

西洋参

中药名。味甘、微苦、性凉。归心、肺、肾经。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用于气虚阴亏,内热,咳喘痰血,虚热烦倦,消渴,口燥咽干。不宜与藜芦同用。

杏仁

又称“苦杏仁”。中药名。味苦,性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

银耳

又称“白木耳”。菌类。银耳科银耳属。子实体没有柄,花朵状,由多个瓣片组成。新鲜时软,纯白色,胶质。干后硬骨质,且强烈收缩。中国各地均有栽培。多生于倒木上。药食兼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玉竹

中药名。味甘,性微寒。归肺、胃经。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

吃中药有哪些讲究?

“是药三分毒”,所以药也不能乱吃。中医很讲究对症下药,讲究药物的禁忌配伍。如果身体出现了问题,医院找大夫哦。

归经

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例如,杏仁归肺经,主治咳嗽、气喘等肺脏病症;大黄归大肠经,可泻热通便,治疗大肠热盛便结。

禁忌

用药中禁止或忌讳的事宜。包括配伍、证候、妊娠禁忌,中西药物联用禁忌,服药食忌等。各有禁忌多种。例如,妊娠禁忌药包括剧毒药、催吐药、败血逐瘀药等数十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证候

证的外候。即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病势及机体抗病能力的反应状态。表现为临床可观察到的症状(包括体征)等。如风寒感冒证外在表现为发热、恶寒重、无汗、脉浮紧等,这组症状及体征即为风寒感冒的证候。

配伍

根据病情、治法和药性等因素,有选择地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药物通过配伍,可以增强疗效,扩大治疗范围,减少毒副作用。例如,半夏配伍生姜,可以增强降逆止呕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减少半夏的副作用。

配伍禁忌

在药物处方和调剂时应注意避免的配伍。旨在避免药物配合不当而影响药物疗效或引起毒性反应。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书信息★

《两岸科技常用词典》

首席顾问路甬祥

主编刘青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编

1

第一部两岸科技专家携手编写的中型科技规范词典; 

2

收录两岸各学科常用的基础词汇约个;

3

词目用字、注音采取两岸对照的形式,并附对应的英文;

4

注释力求科学性与通俗性相结合,并设知识窗介绍词语信息; 

5

随文插图多幅;

6

适合中等文化程度及以上的读者查阅使用。

往期回顾

《辞源》百科辞目艺术类之绘画

《辞源》里的夏天

《辞源》中的四季·秋

《辞源》中的四季·冬

冬至大如年

《辞源》带你领略节令之美

腊月故事多,《辞源》说一说

《辞源》里的端午《辞源》中有关中秋的辞目《辞源》里的重阳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uangguoji.com/zbxg/11702.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