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雪简介
“大雪”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更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其时视太阳到达黄经度,12月7日18:18:21是大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大雪时节分为三候:“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是说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鸣叫了;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常说,“瑞雪兆丰年”。严冬积雪覆盖大地,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寒流侵袭而降得很低,冬作物创造了良好的越冬环境。积雪融化时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供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有一定的肥田作用。有“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农谚。
二、大雪节气应注意什么?
大雪之后,寒冬来临。冬天的很多季节性疾病都和寒气入侵有关,中医认为,人体的头、胸、脚这三个部位最容易受寒冷侵袭,是保暖的重点。例如戴一顶帽子,大约减少头部散失热量的60%;用长围巾系在胸口护胸,可以减少寒冷对心脏、脾胃的冲击;长袜、厚靴、睡前足浴在温暖双脚的同时,也促进了人体内的气血流动。
中医理论中,头被称为“诸阳之会”,头部受凉,会出现头痛头晕的症状。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皮下脂肪较薄,保暖性较差,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使抗病能力下降,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因此,数九严寒脚部的保暖尤应加强。 古曰:“秋冬养阴”。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看,大雪已到了进补的大好时节。此时艾灸能温补助阳、补肾壮骨、养阴益精,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生发,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大雪节气养生穴位 大雪艾灸时间:12月7-12日 推荐艾灸穴位:大椎、至阳、肾俞、心俞、涌泉、关元、神阙、膻中
三、大雪节气养生
大雪节气吃什么水果?大雪节气正值阴历十月末,是一年之中开始进入最寒冷时节的日子,从这一天起,气温会慢慢下降到一年中气温最低,这时候,除了吃一些辛辣的御寒食物,还可以吃一些应季水果补补营养,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水果有哪些吧!
1、时令水果
梨有润喉生津、润肺止咳、养阴生津、滋养肠胃的功效,尤其适合冬季内热的人食用。
对于咳嗽这种症状,不想吃药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生吃梨了。生吃梨是可以治疗喉咙痒、干、痛、音哑等症状,同时对于便秘也会有效果的。
梨子性微凉,有脾胃虚寒的人不宜生吃梨,而熟吃梨也更能起到清热止咳的效果,最好煮成梨水,并且要把梨肉也吃下去,以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
马蹄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有“地下雪梨”之美誉,北方人称之为“江南人参”,既可做水果生吃,又可做蔬菜食用,是大众喜爱的时令之品。荸荠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生津、利尿通便、化湿祛痰、消食除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黄疸、痢疾、小儿麻痹、便秘等疾病,尤其适合饭后食用。
在清洗时,可以先将马蹄泡入温水中,泡约10-20分钟后换水,大力搓揉,这样反复淘洗数遍后即可洗净泥沙。但由于马蹄是水生植物,马蹄头部仍藏有部分细菌,不少人在洗净马蹄后喜欢用嘴啃着去皮,这样是很危险的,最好用刀子削皮,然后再食用更安全。
2、养生食谱
淮山、芡实各50-g,排骨g。
将淮山洗净切块,芡实洗净,排骨洗净切小块儿待用;汤煲中加入ml清水,放入淮山、芡实、排骨用武火煮开,再调至文火煲2小时,放盐调味即可。
健脾补气。此汤较为平和,一般人群均适合,尤其适合气虚脾虚、便溏、面色萎黄之人。
枸杞20克、瘦猪肉克,青笋20克、油、盐、砂糖、味精、绍酒、麻油、干淀粉、酱油适量。
枸杞子洗净待用。瘦肉、青笋洗净切丝,拌入入少量淀粉。炒锅烧热用油滑锅,再加入适量的油,将肉丝、笋丝同时下锅翻炒,烹入绍酒,加入砂糖、酱油、食盐、味精搅匀,放入枸杞子翻炒致熟,淋上麻油即可起锅。
滋阴补血,滋肝补肾。这是药食合用,阴血双补,明目健身的药膳方。
3、养生粥
粳米~克,鸡肉克,皮蛋2个,姜、葱、盐等调味品适量。
先将鸡肉切成小块,加水煲成浓汁,然后用适量浓汁与粳米同煮,待粥将熟时,放入切好的皮蛋和煮好的鸡肉,加入适量调味品,即可。
皮蛋不仅滋补营养,还可泻肺热、清肠火、醒酒、开胃、解烦渴、降血压等,为冬季养生佳品。加上皮蛋同煮食,味道更鲜美。滋补之力更强。皮蛋和鸡肉一起煮粥,可以有温补的作用,对于调理肠胃有好处,还可以有清理肠道垃圾润肺的作用。
4、养生花茶
酸枣仁10克,枸杞子12克,桂圆肉9克,红枣7枚,放入锅中,加清水毫升。
烧沸后改文火煎煮25分钟,加入少许白糖即成。每日饮用2次,每次50毫升。
此茶益肝肾、补气血,尤其适合心肾阳虚所致的心律失常患者。
5、养生运动
华佗五禽戏发源于亳州,是东汉伟大医学家华佗继承古代导引养生术,依据中医学阴阳五行、脏象、经络、气血运行规律,观察禽兽活动姿态,用虎、鹿、猿、熊、鸟等动物形象、动作创编的一套养生健身气功功法。
华佗五禽戏真实反映了我国人民群众健身文化的发展变迁,开创了祛病健身的体育医疗先河,展现了养生哲学和道家文化的深厚审美底蕴,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养生医疗价值。
以下为大家介绍五禽戏——第七式:猿提
接上式。两掌在体前,手指伸直分开,再屈腕撮拢捏紧成“猿钩”。
两掌上提至胸,两肩上耸,收腹提肛;同时,脚跟提起,头向左转;目随头动,视身体左侧。
头转正,两肩下沉,松腹落肛,脚跟着地;“猿钩”变掌,掌心向下;目视前方。
两掌沿体前下按落于体侧;目视前方。
同动作一至动作四,惟头向右转。
重复一至八动作一遍。
习练“猿戏”时,“猿钩”的快速变化,意在增强神经-肌肉反应的灵敏性。两掌上提下按,扩大胸腔体积,可增强呼吸,按摩心脏,改善脑部供血。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