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温度是越来越高了,
还那么潮!
桑拿蒸了一把又一把,
感觉自己快熟了!
真想一直待在空调房内,
吃着西瓜,喝着冷饮,哇……
奈何也就只能想想了哇!
这个周末,青岛还能凉快些吗?
答案是:不能!
青岛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青岛市气象台7月21日14时50分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预计未来三天,我市内陆地区最高气温35~37℃,市区及沿海地区相对略低,在32℃左右。请注意防范高温天气。
37℃!
是实测温度,
至于体感温度……
最近两天大家应该都有体会吧~
从市气象台预报信息看,未来三天,高温热浪将在我市持续,另需注意的是,雷阵雨会“突袭”。
22~23日,我市北部局部短时阴有阵雨或雷阵雨;
24日多云转阴,北部大部地区有阵雨或雷阵雨,南风3~4级,有轻雾,沿海短时有雾,雷雨时阵风8级,最低气温全市26~28℃,最高气温市区及沿海32℃左右,其他地区33~37℃。
未来三天,北部内陆地区白天的最高气温普遍在35~37℃。大家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多补充水分,中午时段减少外出。
大暑+中伏,最热的时候来了!
7月22日23时15分,太阳到达黄经°,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进入“中伏”。
常言道:“大暑小暑,上蒸下煮”;“冷在三九,热在中伏”。大暑遇上中伏,“蒸煮模式”开启,气温也将热出新高度!
那么大暑之后,高温天气是不是就该盛极而衰了呢?错!
根据往年最高气温分析,“七下八上”(7月下旬8月上旬)往往是一年内最热的时候。
而且,有没有感觉今年青岛热得早啊?
根据青岛市气象台数据,今年初伏,青岛的平均气温为28℃,相比往年偏高2.7℃,比去年初伏偏高0.5℃。
随着副热带高压继续北上、加强,岛城都将在它的控制之下,最近以晴热少雨天气为主,白天太阳辐射强,晚上气温下降也不明显。未来更热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大暑时节,静心养生
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尤其应该细心调养,重点防治。
吃药粥滋补身体
夏令气候炎热,易伤津耗气,因此可选用药粥滋补身体。多吃一些冬瓜、薏米、茯苓、山药等食物,最好以这些食材熬粥或煮汤。也可用新鲜的藿香叶、薄荷叶、佩兰等煮汤或熬粥。
食家禽气血双补
家禽肉是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其蛋白质属于优质蛋白,具有补肝肾、益气血的功效,可气血双补,特别适合脑力劳动者、神经衰弱者。
吃姜暖胃增食欲
俗语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天容易腹泻,要吃暖胃的姜。姜具有增进食欲、祛风散寒的功效,吃点姜可以健脾温胃。
尽量从事“慢”运动
大暑养生首先要避开在闷热天气下的过度劳动,尽量少出门、少活动。为了让体内的湿气散发出来,尽量在早晚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散步等强度适中的“慢”运动。
“情绪中暑”不可忽视
持续高温不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会对心理和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出现“情绪中暑”。因此,应保持乐观情绪,戒躁戒怒,规律睡眠,戒烟限酒。
记者:张华
编辑:高文慧
审读:吴梦婕
来源:青岛观新闻客户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