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更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季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对于中国而言,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腊八节,俗称“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也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年味渐浓,腊八小寒一起过。天虽寒,心却热。
小寒
“小寒”是指天气渐寒,尚未“大寒”。从字义上讲,“大寒”应比“小寒”冷,但在气象记录中,我国很多地区“小寒”都比“大寒”要冷,可以说“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这是因为一年中最冷的隆冬“三九天”就处在“小寒”内,因此才有“小寒胜大寒”之说。
小寒三候
“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
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第三候“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古时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家家时兴画“九九消寒图”来消寒。
小寒习俗
生活上,除注意日常保暖外,进入小寒年味渐浓,人们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赶集买年画、彩灯、鞭炮、香火等,陆续为春节作准备。
饮食上,涮羊肉火锅、吃糖炒栗子、烤白薯成为小寒时尚。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说的就是冬令食羊肉调养身体的做法。居民日常饮食也偏重于暖性食物,如羊肉、狗肉,其中又以羊肉汤最为常见。
“
小编温馨语:
小寒时节,人体受寒冷刺激后,胃肠易发生痉挛性收缩,有胃病的老年人容易旧病复发,甚至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此时节,老年人应特别注意胃部保暖,饮食宜选温软、淡素及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忌食生冷,戒除烟酒。
腊八
记忆中,腊八,就是那个离年更近的时间节点。腊八这天,母亲总是会腌制一罐腊八蒜,过年吃饺子的时候才能吃。看着白色的蒜头,时间沉淀,变成好看的翡翠色,年,就到了……
腊八来历
据《礼记·郊特牲》记载,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早在周代有“八腊”,蜡月初八祭八方八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寺院腊八日则赐腊八粥,除了纪念佛祖成道,还有携众生度“八苦”之意。佛教的“八苦”是:生、老、病、苦、恩爱、别离、怨憎会、忧悲。
腊八习俗
祭祀
古代祭祀的对象有八: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始创田间庐舍、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堤防、水庸神水沟、昆虫神。到了唐宋,此节又被蒙上神佛色彩。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灵、欢庆丰收和驱疫禳灾,而成为腊八节的主旋律。
腊八粥
据说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腊八粥具有健脾益肾、滋补虚损的功效。其中糯米具有温脾益气的作用,适于脾胃功能低下者食用。花生具有润肺、和胃、止咳、利尿等多种功能。
腊八蒜
腊八蒜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将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严,至除夕启封,蒜瓣湛青翠绿,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扑鼻而来,是吃饺子的最佳佐料,拌凉菜也可以用,味道独特。
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腊八面
中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有首童谣这样唱: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子
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
咳咳咳
可爱的小编又有话说啦:
小寒逢腊八,岁末年味浓。
天气渐寒,大家要更注重养生。
近几日魔都阴雨绵绵,
出门记得保暖,小心路滑,带好雨具。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
那么寒假已经不远了
我们汉宫琴韵的
寒假班报名
也已经快要截止了哟~
还没报名的小朋友
快快快~
就等你啦~
报名咨询电话
-
吴老师
汉宫琴韵国学馆
开设课程
书法国画古筝围棋素描彩铅儿童画花艺
文化课外教英语
汉宫琴韵国学馆
开设课程
书法国画围棋古筝古琴
篆刻汉舞素描油画茶艺
汉宫琴韵国学馆
开设课程
书法国画围棋古筝
素描篆刻琵琶汉舞
欢迎咨询试听
汉宫琴韵国学馆
绿城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