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的到来,也标志着每年最冷的时期三九天的开始。在中医学理论中,有着著名的“冬至养生”概念。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在寒冷干燥的冬日里匿藏精气,为明年做好储备呢?冬至养生男女有别中医里有“男冷养女热养”的观点。那么冬天男女各自该如何养生呢?
女人冬季养生多养肝
女子以血为本,肝为女子先天。对于女性而言,肝脏这个器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与眼睛有关的疾病、与筋有关的疾病、妇女月经不调等妇科问题,往往与肝有关。
?加强身心锻炼,保持心情舒畅
由于肝喜疏恶郁,故生气发怒易导致肝脏气血淤滞不畅而成疾。首先要学会制怒,尽力做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使肝火熄灭,肝气正常生发、顺调。加强身心锻炼,适量运动,保持心情舒畅,益护肝脏。
?养肝食谱
冬季养肝主要是加强饮食的调养,比如饮食要清淡、合理膳食、不喝酒等。养肝的首选食物为谷类,如糯米、黑米、高梁、黍米;其次为包心菜、菠菜、木耳、枸杞、山楂、乌梅、豆腐、红枣、核桃;还有肉鱼类,如猪肚、鲫鱼等也对肝脏有保健作用。
?健腿舒筋护肝法
肝主筋,因而舒筋活胳是保护肝脏的重要方法:
①干洗腿:两手紧抱一侧大腿根,稍用力向下磨擦到足踝,然后再往回磨擦到大腿根。可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水肿和肌肉萎缩等。
②揉腿肚:以两手掌夹紧一侧小腿肚(即腓肠肌),旋转揉动,可加强肌力,预防腿肚抽筋和肌肉萎缩。
男人冬季养生多补肾
中医以为,肾有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水液代谢等功能,被称为“先天之本”。故养生家把养肾作为抗衰防老的重要措施。
?早睡晚起
进入冬季,尤其要注意藏匿精气,保暖养肾。冬天养肾要早睡、晚起,起床的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后为益,一般认为冬季晚上最好在10点左右入睡为宜,最晚在11点前一定要上床休息。
?养肾食谱
养肾要先分阴阳,平常补肾调理应区别肾阴虚和肾阳虚,补品并非所有人均合适。中医五行学说认为,五色中的黑色与五脏中的肾脏相对应,黑色食物能补肾养肾。日常饮食可适当增加栗子、紫米、黑豆、黑芝麻、黑米、黑木耳等黑色食物的摄入。此外,益肾气的食品还有虾仁、韭菜、乌鸡、羊肉、枸杞、核桃等。
?中医养肾保健法
通过按摩穴位能达到很好的养肾保健作用。方法有:
①搓擦腰眼:两手搓热后紧按腰部,用力搓30次。“腰为肾之府”,搓擦腰眼可疏通筋脉,增强肾脏功能。
②揉按丹田:两手搓热,在腹部丹田处按摩30-50次。此法常用之,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强肾固本的目的。
③按摩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缝处。可在每日睡前先用热水泡脚,双手互相搓热后,用左手心按摩右脚涌泉穴,右手心按摩左脚涌泉穴,把双脚搓热。按摩此穴具有益精补肾、滋养五脏六腑的作用。
冬至养生保健补阳晒背部补阳气
万物生长靠太阳,尤其是在冬天!想要补充人体的阳气,最简单的方法是——晒太阳!但需要注意的是,能有效补阳的方式是晒背部。
因为背部是人体督脉所在,中医认为督脉是人体的阳经,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
方法:可以在中午找一个向阳的窗边晒晒后背,全身都会很温暖。
做艾灸增强免疫力
冬至是阴阳二气自然转化的时候,在阴阳交接的时候艾灸肚脐(神阙穴)最能激发身体阳气!
冬至艾灸督脉:大椎、肾俞、脾俞。
冬至艾灸任脉:太溪、关元、神阙、中脘。
方法: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钟。
功效:调整阴阳平衡,调和气血,增强免疫力,益寿延年。
冬至养生进补美味传统观念中,冬至常常与“进补”联系在一起,因为“三九”严寒是紧跟着冬至而来的。现如今人们的健康意识日渐增强,很多人已经早早买好参芪等名贵滋补品,就等着冬至一到,开始进补了。但老祖宗留下的养生哲学告诉我们,平朴的食物亦有意想不到的养生功效。冬至常吃的一些传统食物就有很好的补阳防寒作用。
五大传统食物补阳御寒汤圆
冬至吃汤圆在江南较为盛行。做汤圆常用的材料如糯米、芝麻、红豆等亦是温热性味,有较好的健脾作用,冬天食用可提高机体的抗寒防病能力,但也不宜贪多。
饺子
俗语说:“冬至到,吃水饺”,其面、菜、肉的合理搭配使饺子成为了一种营养全面且易消化吸收的美食。冬至吃饺子可以用羊肉、白菜、大葱、韭菜、萝卜等做馅,这些菜均偏温热性,对人体能起到一定的温阳作用。
八宝粥
热腾腾的八宝粥很适合冬天饮食温热软的要求。中医认为食粥可健脾温胃,且有一定的滋阴作用,正好对抗冬季干燥的特性。为发挥御寒作用,在煮粥的食材上可以选用偏温热或平和健脾胃的食物,如薏米、大枣、核桃、花生、鸡肉、羊肉、糯米、桂圆、山药、银耳等。
馄饨
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燕京岁时记》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冬食馄饨,有利于寒冷季节热能的储蓄。
羊肉
中医认为,羊肉味甘性温,有补肾壮阳的作用,历来作为补阳佳品,是冬至进补的重要食物之一。寒冬常吃羊肉可益气补虚,补血助阳,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但羊肉属大热之品,凡有牙痛、口舌生疮等上火症状者都不宜食用,患有肝病、高血压、急性肠炎以及发热期间都不宜食用。
中药可以治愈白癜风吗北京中科医院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