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补调养
滋补调养

您现在的位置: 滋补调养介绍_滋补调养注意 > 滋补调养食谱 > 膏方调理

膏方调理

发布时间:2016-12-9 14:25:59   点击数:

中秋刚过,桂花虽始飘香,秋风却已萧瑟,正如朱熹诗:“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夏去秋至,隆冬不远。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进入冬季,万物消停,处于收敛闭藏状态,天人相应,人体也然,机体需要恢复体力,蓄积能量,纠偏去弊,因此冬令进补的时机又将到来。本文特就膏方滋补的有关知识做一介绍,使公众能正确地选择.

冬令进补首推膏方。膏方是中医丸、散、膏、丹、汤五大传统剂型之一,作为中医药的一种重要剂型.历经漫长的岁月而成长并逐渐成熟,虽然本身具有明显的滋补特点。但其处方仍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则,具有独特的优势:整体观念.全面调理;辨证结合辩病,针对性强;便于吸收;易存易携;口味怡人;药力缓和,稳定持久。对慢性病患者、亚健康者、老年人、女性人群、儿童、疾病康复期患者、性功能减退者皆可运用.尤其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支气管扩张、虚弱感冒、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胃肠病、心血管疾病、肾病有很好的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保健意识逐渐加强.冬季膏方调理,必将为人类的健康与长寿作出贡献。

膏方论源流当为“五十二病方”及“黄帝内经”,但直到东汉“伤寒论”才开始临床使用大乌头煎,是膏方的最早内服记录。

南宋诞生了著名的大补膏:琼玉膏。据记载源于《洪氏集验方》中铁瓮先生神仙秘法琼玉膏:人参 二十四两,为末生地黄 十六斤,捣汁 白茯苓 四十八两,为末   白蜜十斤,人参、茯苓为细末,蜜用生绢滤过,地黄取自然汁,捣时不得用铁器,取汁尽去滓,用药一处,拌和匀,入银、石器或好瓷器内封闭留用。每晨二匙,温酒化服,不饮酒者白汤化之。主治肺痨。干咳少痰,咽燥咯血,肌肉消瘦,气短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有滋阴润肺,益气补脾功能。据传效果惊人,一时“洛阳米贵”,众人趋之如骛,至今北京同仁堂产琼玉膏仍享誉中外,膏方热自此兴起。

在清代,从顺治、康熙到光绪、宣统,历代的皇室成员都留下了大量的宫廷医案记录.这些医案记录是我国历史上保存最完整、质量最高的医药学术资料一.在这些清宫医案记录中,记载了很多具有益寿延年功效的益寿膏方.这些膏方疗效确切、用法简单,非常适合体质虚弱的中老年人使用,如《慈禧光绪医方议》中的资生健脾膏有资寿健脾养胃的功能。慈禧太后(~年)活了73岁,在清代也属于高寿了。据传其非常喜欢的膏方就是固元膏(也叫阿胶糕,配方为阿胶、红枣、黑芝麻、核桃仁、桂圆、冰糖、黄酒)。

目前,冬令进补膏方已成为一种时尚,是调理身体,延年益寿,祛病强身的一种好方法。为适应时代需求,胡庆余堂,方回春堂每年在十月都会举办膏方节,名医好药云集。

膏方的适应症:

一、膏方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膏方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支气管扩张、有较好的调理与治疗作用,在运用膏方时,处方常以二陈汤、七味都气丸、人参养荣汤,玉屏风散、七昧都气丸、十全大补汤为基础。合并肾亏的可加入补肾之品。

二、膏方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慢性心血管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病,中风后遗症的发生乃因气亏血少、阴阳失调,脏腑功能衰弱和病理产物积聚所致.适当运用膏方调理确能产生一定效果。故可作为常规疗法的一种补充.但需注意本病根源在于脏腑功能失调.故服用膏方的目的不只在于补益.更重要的是调整脏腑功能,以使气血充盈、运行和畅、阴平阳秘,用药须“补而勿滞.消而勿伐.温而勿燥.寒而勿凝”。心血管疾病多因病致虚、因虚致病.出现气血紊乱、心脉失常.应用膏方治疗时采用辨证结合辨病。例如高血压病,结合高血压病土湿侮木、湿浊内结的病机.治疗以健睥肾、化湿利浊、平肝降压为大法。冠心病病理特征为脏腑虚损、功能失调.从而形成气虚血瘀之本虚标实证,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益气之膏方为主.则畅利气机、净化血液。补虚之品与理气运脾健胃之药同用,以消补并用.通补兼施,促进膏滋药的吸收。

三、膏方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慢性胃肠病如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溃疡病,慢性肠炎,可用膏方调理.目的是促使脾胃健运.气血化生有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气血濡养,机体功能正常。脾,肾,先后二天是相互资生的关系,温肾以健脾.助脾以养肾,脾肾双补.也是重要的方法。本文上面提到的资生健脾膏,及肾气丸,归脾丸,六君子丸,补中益气汤,左金丸等常被选用。

四、膏方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慢性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发展至一定阶段.均可出现不同的转归,或病情缓解,趋于向愈.或病情处于相对稳定阶段。或病情恶化甚或向尿毒症发展。应根据不同病情、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病情缓解趋于向愈者,正气己亏,有恐余邪未净,必须把握时机,一方面鼓舞正气,另一方面兼清余邪,防止复发,宜投膏方以补虚。膏方虽以补为主。但其平和性缓.调补气血阴阳,补而不涩.可加入清化余邪之品,补中有泻,泻不伤正。对于病情相对稳定者.只要临床辨证以正虚为主.邪气渐微者,也可予以膏方,攻补兼施。而病至终末期肾病,正气虽虚而邪毒内盛者,则不宜服用膏方。

中医认为的肾病既指肾脏器质性病变.还包括中医认为的肾脏功能失常出现的多种症状,如腰膝酸痛、疲乏无力、头昏健忘、耳鸣耳聋、少寐多梦、遗精滑精、阳萎早泄、性功能减退、妇女月经不调、小儿发育不良等等。一般认为肾病多属虚证,其实不然,多属虚实夹杂证.有时甚至完全以实证出现。根据邪正虚实主次而辨证治疗,对中医所谓的肾虚证,当予补肾调理,但亦往往夹有气滞、血瘀、湿浊、湿热等邪.因此在补肾的基础上应加入顺气活血、化湿清热等药配合调治,严重者暂宜先从标治。

五、膏方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缺铁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冬令服用膏方.可使体内精气收藏伏匿.有利于发挥中医所谓的精、气、神调养之内涵。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血液病虚证患者冬令调补的主要作用之一在于调理脾胃.促进其化生气血.从而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通过调治肝肾以化生精血.促进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的生成。膏方调治涉及五脏六腑,特别是脾肾两脏.不独所谓的“补虚”、补不足”.而是扶正祛邪兼顾,寒温并用,从整体上维护机体的阴阳平衡,使脏腑气血调达.以保证机体的正常功能。

六、膏方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月经不调,更年期症候群,不孕,慢性盆腔炎,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可运用膏方治疗,膏方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补。补是中医治病八法之一。若妇女患有某些慢性病如慢性盆腔炎、月经不调、闭经等,机体气血两亏,气机紊乱而致病;或患有急性病或大失血之后,如崩漏、产后大出血等。使气血耗损而气血两亏.身体虚弱则宜进补.膏方进补就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女子35岁以后肾气渐亏.若遇操心过劳、情绪不畅等均可影响肝脾肾三脏之功能。因肝主疏泄、主藏血.主调节.肾主藏精、主生殖,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忧心思虑过度伤脾,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肝气郁结,疏泄失常也可导致气血失调。肝肾同源,同盛同衰,故见月经过少。予以疏肝理气解郁、健脾补肾膏方能使月经恢复正常。

七、膏方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中医药是继手术、放疗、化疗后治疗恶性肿瘤又一重要手段,尤其是膏方。

中医学认为恶性肿瘤的发生是正虚邪实的过程,其本质就是正气虚弱,外邪固结,导致机体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出现气滞血瘀、湿毒结聚、热毒内蕴等病理变化,日久而成积块。

扶正培本,祛除外邪是中医治疗肿瘤的基本方法。其主要作用在于调节机体的阴阳、气血和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以充分发挥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抑制肿瘤的生长,缓解病情,甚至治愈肿瘤。扶正与祛邪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中医扶正治癌必须首先辨明正虚邪实,以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和原则为指导。肿瘤患者的先天禀赋各有不同,体质也有阴阳的偏盛偏衰;不同的肿瘤,发生于不同的部位,损伤不同脏腑;即使是相同的肿瘤,不同的病期,正气虚损的脏腑和程度都不尽相同;即使受损的脏腑相同,也有阴阳气血的差异。而且,不同肿瘤患者的机体反应性亦因人而异,故患者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因此扶正法在肿瘤临床应用中,必须分清患者体质的阴阳虚实,辨明脏腑阴阳气血之盛衰,分别采取不同治法以补气、补血、补阳、补阴,以调整失调之阴阳,阴阳平衡,正气自复。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寓元阴元阳,是生命的本元,所以补益脾肾在膏方的治疗中有重要意义,尤以健脾益气和调理脾胃为甚。

中医在治疗肿瘤上既要做到扶正也要体现祛邪,祛邪治疗同样要辨证论治,须分清热毒型、血淤型、痰凝型等,真正做到扶正祛邪。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很多中药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效应,包括抗肿瘤增生、诱导分化和凋亡,增强宿主免疫功能,减少化疗不良反应,也可能在抗肿瘤浸润和远处转移、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减轻肿瘤炎症和抑制肿瘤耐药性等多方面,多环节发挥作用。

有研究表明琼玉膏可明显加强化疗药物顺氨氯铂(DDP)延长癌细胞G期,降低s期的作用,并可明显加大DDP诱发癌细胞的凋亡程度,说明琼玉膏有增强化疗的抑制细胞分裂及诱发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有药理实验证实:黄芪其药理成分黄芪苷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促进IL-2产生,其水煎剂可促进NK细胞活性;西洋参中含的人参皂苷Rd,可以提高NK细胞活性和干扰素1的产生水平,增强免疫机能,增强小鼠抑瘤率,减轻瘤重;鹿角胶中含鹿茸精及胶质蛋白等,可以增加心、肾功能,三药合用,可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白花蛇舌草、山慈菇为清热解毒药,可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水蛭、莪术等活血化瘀药可扩张血管,改善晚期肺癌的血瘀证,抑制血栓形成,减少肿瘤转移……。

膏方治疗肿瘤的主要适应症:

1、术后、化疗后及放疗后调理,协同治疗肿瘤,防止并发症。患者因手术耗伤气血,术后多表现为气血双亏,或气阴两亏等虚证,使用膏方可以气血双补,调理脾胃。恶性肿瘤患者除了手术治疗外,化疗和放疗也是其治疗的重要手段,但有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脏器功能障碍、放射性炎症、抑制免疫等毒副作用。根据中医膏方有扶正祛邪之效,与化疗和放疗结合能够充分发挥杀癌作用。研究证明黄芪、西洋参、沙参、麦冬、白花蛇舌草、拳参、败酱草、桃仁、三七等药物组成的处方,具有益气养阴、解毒活血功效,可扶正抗癌、标本兼治,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2、缓解癌痛中医学对癌痛的病机认识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即实证的“不通则痛”和虚证的“不荣则痛”。“不通则痛”是由于气滞、血瘀、痰湿、热毒等引起脉络闭阻,瘀塞不通,而发生疼痛。“不荣则痛”则是因为肿瘤日久,邪伤正气,气血虚弱,无法荣养脏腑经络而发生疼痛。由于肿瘤不同发展阶段的病机有异,虚实亦有偏重之别,临床常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错杂。一般而言,早、中期肿瘤以实痛为主,晚期以虚痛为主,或虚实并见。可选用丹参、白花蛇舌草、延胡索、三棱、莪术、夏枯草、生乳、血竭、龙葵、蚤休……

恶性肿瘤是一种特殊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容易复发和转移,即使手术、放疗、化疗后也需要长期的调理,而中医膏方遵循“阴阳贵乎平、治病必求本”的理论,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论治,通过扶正和祛邪,缓解肿瘤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膏方具有毒性小、反应小、用量小,简便易服,省时省力等优点,比较适合于肿瘤的综合治疗。

八、膏方与亚健康调理

亚健康状态是指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诊断,但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活力和外界适应能力降低的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类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

目前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口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呈上升趋势,据调查我国城市上班族处于亚健康状况者占49%,因此,亚健康状态防治形势不容乐观,如何阻断亚健康状态向疾病转变,积极改善体质病理状态,恢复健康,乃当务之急。

中医药膏方对亚健康状态的调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主张,强调未病先防,名医叶天士亦提出,“务必先安未受邪之地”。中医认为,冬季进补适宜膏方可纠正亚健康状态,因为膏方具有养脏腑、补气血、扶正驱邪等作用,可以调节阴阳平衡,增强体质,防止早衰,防患于未然。另外,人体经过春生、夏长、秋收三个季节后,体能消耗很多,而冬天阴盛阳衰,主收藏,人体的脾胃功能增强,消化吸收活动旺盛。此时进补,能将中药的精华储藏于体内,起到防病的作用。

九、膏方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

痤疮,慢性荨麻疹,湿疹,异位性皮炎,脱发等病,由于治疗周期比较长,服用膏方比较适合,疗效相对可靠。

十、服用膏方的注意点:1、过敏一些药物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皮疹,风团,局部水肿,骚痒,如果发生,立即停用。在过敏性体质的患者身上容易发生。由于个体过敏反应,医生难于预测,此类患者只能遗憾放弃膏方,经济有所损失。2、胃肠不适由于膏方大量使用滋补药物,可能引起胃肠不适,可减量或休息几天再服用。也可服一些消食的药茶如麦芽茶或佐服一些胃肠动力药。3、“上火”由于膏方中使用了温补药,在服用初期可能出现口腔溃疡等上火现象,可减量或休息几天再服用,也可以泡饮菊花茶来矫正。

十一、膏方的调制过程也是一项细活,需要经验丰富的药师操作,更需要传统的工艺和操作流程,当然,药材的高质量也是疗效的根本保证。

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国之福。

祛病强身,延年益寿,民之福。

以下是笔者的出诊时间:

尤卫平

主任中医师

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长期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师从国医大师,国家级名中医、著名中医体质学家、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深得真传。曾任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医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性学会常务理事。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男科妇科疾病。对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前列腺炎、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小叶增生,性功能障碍、肾结石、慢性肾炎、失眠、焦虑、痤疮、荨麻疹,脱发等的中医药治疗比较擅长。专长于亚健康的中药调理。

坐诊时间:杭州胡庆余堂名医馆门诊部

一门诊:周日上午

-









































关于北京白癜风的治疗
北京儿童医院看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uangguoji.com/zbsp/3172.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