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啦!
今日18时44分,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
在一茬接一茬冷空气推波助澜下,就要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阶段——今天是冬至节气,也是“数九寒天”的起始日。
年12月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冬至晴,正月雨;
冬至雨,正月晴。
——冬至——
今日冬至,外面下着淅淅沥沥的雨,
倘若由此换来新年的晴空万里,
那是相当值得的哟~在冬天一提到雨,
也就必然地要想到雪: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今年的第一场雪何时到来,
你又与谁共饮一杯呢?
冬至(WinterSolstice),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这一天,
白天最短,黑夜最长。
冬至是一年里黑夜最长的一天,此后,白天慢慢变长。因此,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古时也喻意新生命的开始。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涮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
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是日诗
《夜雪》(白居易)
昼短摒弃烦忧事,夜常相伴欢乐声。
小饺暖尽心头寒,更胜金银百十千。
冬至,又名“一阳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天。
南怀瑾老先生有“活子时”的说法,冬至一阳生就是“活子时”,它是指一种自然的、生命的春意,过了这个节,天地间阳气就一点点生发了,春天万物也会开始由秋冬的衰败、转为生长。
不仅如此,自古人们便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亲朋各以美食相赠,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冬至习俗
冬至,也称冬节。冬至在老百姓心里是个十分重要的民俗节日,在风俗上有“冬至大如年”一说,很多地方还保留着庆贺冬至的习俗。
民以食为天
冬至吃食在这个幸福美满的节日里,在中国的东南西北方,人们会吃不同的食物。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永远离不开吃这个字!
冬至吃什么呢?
引起了大家激烈讨论
不少人的答案都是“饺子”
哈哈~~
浙江人
冬至不吃饺子
宁波人冬至吃什么冬至,历史悠久到让你伸舌头,因为早在多年前的周朝就有了。老百姓非常重视,所有才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奶奶父母总是说,冬至日不要跟别人吵架,不要骂人。
那么,冬至这天,宁波人都吃些什么呢?
答案就是:番薯汤果大头菜烤年糕
团圆、圆满,年年高、烘烘响
汤果是宁波人冬至必吃的食品。宁波人有“吃了汤果大一岁”的说法。汤果跟汤团类似,都取“团圆”、“圆满”的意思,只是汤果要小一些,里面没有馅。
冬至大头菜烤年糕的关键是冬至那晚灶火不灭,家家都要烧得“烘烘相”,薪火不息,薪火相传,日子红火是老百姓最实在最基本的企盼,而年糕则寓示“年年高”。
那么除了宁波人,
浙江省内其他地区的人在冬至这天会吃啥呢?
绍兴人吃馄饨还有“冬酿酒”绍兴就是越中,而旧时越中,无论男子妇女,在冬至那天,人人都要弄碗馄饨吃吃;而在夏至,则挨家挨户都要吃一顿面条,谓之“冬至馄饨夏至面”。其实不光是绍兴人,浙江各地也一样,南宋时,临安(今杭州)人就在冬至吃馄饨。
绍兴人家中酿酒,一般都爱在冬至前下缸,称为“冬酿酒”,酿成后香气扑鼻,特别诱人,加之此时的水还属冬水,所酿之酒易于保藏,不会变质。此时还可以用特种技法酿成“酒窝酒”、“蜜殷勤”以飨老人,或作礼品馈赠亲友。
杭州人喜爱“年糕”杭州人喜欢在冬至这一天吃年糕来庆祝。每逢冬至,都会制糕来祭祖或者馈赠亲友。在饮食上,三餐都会做不同风味的年糕,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肉丝炒年糕等等种类繁多。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图吉利,寓意年年长高。
浙南的人们爱吃“冬至圆”提起浙南地区,就是温州、台州和丽水了。浙南的人们过冬至节除了要吃红烧猪肉、红烧豆腐、红烧海鲜这必不可少的三样之外,最有特色的是就是吃“冬至圆”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做,真是“家家捣米做米团,定是明日冬至节”。
“冬至圆”有两种,有甜、咸之分。“冬至圆”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粉,甜的“冬至圆”有的地方叫“擂圆”、“硬擂圆”(要用方言读)、“翻糙圆”。
红豆糯米饭在浙江也很受欢迎在浙江,冬至之夜有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不过,这个疫鬼最怕红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红豆糯米饭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而冬至这天,人的阳气较弱,这这个时候需要对身体进行温补,而赤豆有补血养颜之功效,且非高热量之实物,所符合温补的要点
冬至夜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
老宁波人还有“睏睏冬至夜”的说法。
大家不妨睡前洗个热水脚,祈求好梦。
远观江南多处,他们冬至吃什么?
潮汕祭祖|潮汕有句民谚是“冬节没返没祖宗”,意思是说外出的人无论如何,这一天都要回家祭祖拜神,不然就是没有祖家观念。于是,这一天潮汕人会备齐猪、鸡、鱼等三牲和果品,在中午前到祠堂拜祭祖先,然后一家人一起吃个团圆饭。
??图片来源于「大黑」摄
苏州贺冬|苏州人每到冬至夜,会挂喜神像,拜祭祖先。家中小辈还要穿新衣到长辈处拜谒,又称“贺冬”,礼俗基本和过年一样。不仅如此,这一天还要喝一年只做一次的冬酿酒,又叫做“酒娘“。是由米酒和桂花酿制而成,看着那金黄的色泽,闻着有桂花的幽香,入口绵甜,好不怡人。
冬至三候
一候蚯蚓结|蚯蚓作为阴曲阳伸的灵物,感知此时阴气旺盛,因此仍蜷缩着身体。
二候麋角解|而与鹿同科的麋也在此节气逐渐解角。
三候水泉动|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北有小饺暖心|冬节这天,北方人会吃饺子,俗语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不仅如此,北方人在包饺子时,常常会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盘子的家」摄
冬至大如年,纳履添新岁。当今过冬至,合家团圆,歌鸡宰羊祭祖,饺子汤团乞福。或寒中取暖,闲话今年往事。但南北有差异,各地习俗大不同。
█水饺
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但多数地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尤其是北方。
█馄钝
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燕京岁时记》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除了形态相似,“馄饨”也与“混沌”谐音。冬食馄饨,有利于寒冷季节热能的储蓄。
█羊肉
北方不少地方有冬至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的功效。事实上,在江南地区,苏州人从冬至这天起也开始进补,所吃的正是驰名中外的吴中藏书羊肉。
南有汤圆暖胃|与北方人不同,南方人更钟情于汤圆。有句俗语:“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说的就是南方人每逢冬至,会用糯米粉搓成面团,包上各种馅料,揉成一颗颗白白胖胖的汤圆。一口甜糯下肚,再配上随锅煮的甜汤,比山珍海味还美呢。
?图片来源于「大雄」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汤圆
冬至吃汤圆在江南较为盛行。做汤圆常用的材料如糯米、芝麻、红豆等亦是温热性味,有较好的健脾作用。脾胃和健,饮食营养才会被身体吸收利用,提高机体的抗寒防病能力,最适合在冬天食用。
冬至养生
黑豆核桃猪腰汤
冬至是特别需要养一养的,因为“气始于冬至”。自古节就是“劫”,节气转换的点上人要尤其注意,更何况冬至是阴阳转换的“点”。
黑豆核桃猪腰汤
核桃1两、黑豆1两、猪腰1对、猪瘦肉半斤、生姜3片
?猪腰洗净切开,剔除中间筋膜后切成腰花,再用盐搓洗,清水冲净,用开水汆烫后洗去浮沫。如果猪腰有腥味,在汆烫的时候加入适量的黄酒、或醋可以消除。猪瘦肉同样过水。
?将所有材料放入汤煲内,大火煮开后转小火,1个小时后即可,关火时撒入枸杞,加适量盐调味。
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来说,可以多喝这个猪腰汤。汤里加上黑豆滋肾阴而不腻,核桃这样煮补肾阳而不燥,阴阳平和。害怕胆固醇的话可以不吃猪腰,只喝汤。
结语
冬至,这样重要的节气,它预兆着年关将近。不管是北方的饺子、南方的汤圆、潮州人的祭祖饭、苏州人的冬酿酒,每一碗美食的背后,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期盼,叫做团圆。于是,冬至带给我们的,不止是节日的祝福,而是时之岁末,你已经离开家太久,太久。
??图片来源于「小林」摄
今日冬至,夜最长。
记得早点回家。
综合:西湖之声、网络
物道×72物候元气生活
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治白癜风福州哪家医院好北京中科医院正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