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康丽
医院
全麻单肺通气下行腔镜下左上肺段切除术的患者,入室后偶有咳嗽,在麻醉诱导时气道压稍高,托下颌手控辅助呼吸无明显好转,此时患者生命体征均正常。但在单肺通气后,患者气道压逐渐增高,血压逐渐下降,给予去氧肾上腺素后血压升高缓慢,气道压升高至41mmHg,患者到底发生了什么?麻醉科医生又该如何处理?
1病例讨论
丁正年教授
南京医院
马正良教授
南京大学医医院
刘存明教授
南京医院
张利东教授
医院
2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65岁,身高cm,体重75kg
现病史:年3月发现左上肺有结节,未重视;年12月复查肺结节增大;年4月2日拟“左上肺结节”收住入院。
既往史:患者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吸烟40余年,5包/天,自诉戒烟两周。
实验室检查:血糖6.2mmol/L,甘油三酯1.75mmol/L
心电图:窦性心律,T波改变
胸部CT检查:左肺上叶散在磨玻璃样结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多发肺大疱;主动脉钙化;双侧胸膜局部略增厚
拟行手术:全麻单肺通气下腔镜下左上肺段切除术
术前肺部定位:患者入室前在CT引导下行左肺病变标记弹簧圈植入术,术前未见报告。
3麻醉管理
术前准备:建立静脉通道,监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穿刺测量动脉血压;诱导前血压(BP)/89mmHg,心率(HR)78次/分,窦性心律,SpO%;患者入室后偶有咳嗽,询问是否感冒,患者予以否认,诉穿刺后偶尔咳嗽无痰。
术前给药:氢化泼尼松20mg,盐酸戊乙奎醚0.5mg。
麻醉诱导:咪唑安定3mg+丙泊酚mg+舒芬太尼20μg+罗库溴铵60mg。托下颌辅助呼吸,感觉气道压力略高,SpO%;给予丙泊酚60mg后行气管插管(8.5#单管),接呼吸机气道压为25mmHg,BP/76mmHg,HR97次/分,SpO%。
麻醉维持:静脉麻醉,丙泊酚30ml/h+瑞芬太尼15ml/h持续泵入。
术中经过:纤支镜下观察见左主支气管口有痰,吸引后无痰,气道压为23mmHg。左主支气管置入封堵器,纤支镜引导下调整好位置后,气囊打气4ml,行单肺通气,气道压为26mmHg;隆突上少许痰液,吸引效果不好,抽气囊后行双肺通气;患者保持右侧卧位,气道压31mmHg,SpO%,BP/58mmHg,HR98次/分;再吸痰,痰液吸出,患者气道压升至41mmHg,BP降至82/56mmHg,HR次/分,PETCOmmHg,SpO%。
4深入思考
问题1
?
该患者发生了什么?如何处理?
马正良教授:首先,我们需要快速识别患者是否为张力性气胸,可用听诊器及时听诊,或观察患者两侧胸部膨隆状况。当患者发生张力性气胸时,一般胸腹部都存在膨隆表现。其次,年轻麻醉科医生需要掌握处理张力性气胸的方法,及时缓解张力性气胸对呼吸循环的影响,不能在明确诊断后等待心胸外科医生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延缓患者的抢救时机。丁正年教授:望触叩听是准确判断病情的基本手段,年轻的麻醉科医生一定要掌握。刘存明教授:院内几年前曾发生了两例典型的气胸病例。一例是麻醉科医生在脑外科病房进行紧急插管时,在麻醉诱导后成功插入气管导管,但是患者仍然无法通气,继而发生心跳骤停。当时麻醉科医生高度怀疑患者为张力性气胸,及时在锁骨中线第二肋间穿刺减压,之后患者顺利出院。还有一例是患者是在麻醉诱导后发生了严重的低血压,气道压增高,后诊断为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后好转。因此,在科室内部要注意相关病例的学习,增长经验,对于高危病例如肺穿刺患者,我们应当保持高度警惕。问题2
?
既往行CT引导下行肺部病变标记弹簧圈植入术的患者为何没有出现上述情况?
张利东教授:气胸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既往行CT引导下行肺部病变标记弹簧圈植入术的患者可能也存在气胸状况,但由于及早放入封堵器,最终未造成较大影响。该患者本身存在穿刺损伤,未早期放置封堵器,在长时间麻醉后,就造成了张力性气胸。5
处理经过
麻醉科医生考虑患者麻醉深度偏深、过敏、吸痰时刺激气道导致气管痉挛,于是暂停麻醉药物,升血压。
当BP82/56mmHg降至73/51mmHg时,给予去氧肾上腺素80μg,BP继续降至68/48mmHg;而后继续给予去氧肾上腺素μg,BP升至92/54mmHg,HR次/分,SpO%。BP升高缓慢,气道压仍高达41mmHg。麻醉科医生此时怀疑患者慢性支气管炎、肺水肿、多发肺大疱导致张力性气胸。
外科医生消毒完毕,催促其迅速进胸,脱开呼吸机,进胸后,气体从穿刺口喷出,BP升到/74mmHg,接呼吸机气道压力为15mmHg,此时张力性气胸的诊断明确。经检查患者肺部无大疱破裂,可能是因术前穿刺导致的气胸。之后术前肺部定位报告结果证实,左侧胸部少许气胸。最终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4天后出院。
6
知识点回顾
孤立性肺结节单一、边界清楚、影像不透明,直径≤30mm,周围完全由气肺阻滞所包绕的病变;距脏层胸膜深度超过2cm的孤立性肺结节,尤其是亚厘米结节(直径≤8mm)精确定位难度较大;局灶性磨玻璃密度影本身质地柔软,定位难度大。
因而对于此类肺结节可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金属弹簧圈定位,进行切除标本肿瘤的定位,在复合手术室结合CT实时导向行电视胸腔镜(VATS)切除孤立性肺结节,实现快速定位、精准切除。
气胸气胸指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多因肺部疾病或外力影响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细微气肿泡破裂,肺和支气管内空气逸入胸膜腔。气胸可分为闭合性气胸、开放性气胸和张力性气胸。气胸的典型症状为突发性胸痛,继之有胸闷和呼吸困难,并可有刺激性咳嗽。胸痛常为针刺样或刀割样,持续时间很短暂。肺萎陷在20%以下,不伴有呼吸困难。刺激性干咳因气体刺激胸膜所致。
张力性气胸指较大的肺泡破裂或较大较深的肺裂伤或支气管破裂,裂口与胸膜腔相通,且形成单向活瓣。吸气时气体从裂口进入胸膜腔内,而呼气时活瓣关闭,腔内气体不能排除,致胸膜腔内压力不断升高,压迫肺使之逐渐萎陷。严重时可将纵膈推向健侧,挤压健侧肺,产生呼吸和循环功能的严重障碍,降低回心血量,血压下降。
张力性气胸的影像学特点包括:内脏胸膜清晰可见;气管、心脏移位至对侧;患侧膈肌下移;直立胸片存在有胸膜腔液气平面。
治疗方案一般治疗:气胸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充分吸氧,尽量少讲话,使肺活动减少,有利于气体吸收和肺的复张,适用于首次发作;喘气疗法适用于呼吸困难明显,肺压缩程度较重的患者,尤其是张力性气胸,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立即锁骨中线第二肋间穿刺减压。
主要包括:①胸膜腔穿刺抽气法;②胸腔闭式引流术;③胸膜粘连法;④肺大疱破口闭合法:在诊断为肺气肿肺大疱破裂而无其他的肺实质性病变时,可在不开胸的情况下经内镜使用激光或黏合剂使裂口闭合;⑤外科手术治疗;⑥支气管镜下封堵治疗:在常规胸腔闭式引流基础上,采用支气管镜下气囊探查及选择性支气管封堵术,封堵住通往破损肺的支气管达到的目标。
7
麻醉管理总结
患者术前有肺部穿刺史,穿刺后咳嗽未引起重视,正压通气后气道压增高,循环不稳定,加重病情。此次病变的部分较深,术前可能存在穿刺困难,反复穿刺加重了肺部损伤;既往患者也可能有气胸,但是放置封堵器就被及时封堵,该患者未被提前封堵,因此很快出现张力性气胸。整个处理过程因为有纤支镜定位,并未听诊,如果及早听诊,可能会尽早明确诊断。
完整内容请见04期《麻醉·眼界》杂志-病例副刊,留下您的姓名、邮箱及电话将有机会获得超有料的《麻醉·眼界》杂志!
转载需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麻醉·眼界》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