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补调养
滋补调养

您现在的位置: 滋补调养介绍_滋补调养注意 > 滋补调养介绍 > 今日ldquo大雪rdquo,天

今日ldquo大雪rdquo,天

发布时间:2021-3-1 1:18:41   点击数: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

标志着仲冬的来临

天气开始越来越冷

大家需要更加注意保暖

同时减少出行

在不同的地区

这天都有不同的节气习俗

让我们看看最广为流传的几种

大雪习俗一——腌肉

俗语有云“小雪腌菜,大雪腌肉。”说的是南方地区大雪节气里,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将大盐加八角、桂皮、花椒、白糖等入锅炒熟,凉透后涂抹在鱼、肉和光禽内外。

经过一番制作,半月后取出,将腌出的卤汁入锅加水烧开,撇去浮沫,放入晾干的禽畜肉,一层层码在缸内,倒入盐卤,再压上大石头。十日后取出,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晾晒干,以迎接新年。

大雪习俗二——喝红薯粥

大雪后,温度骤然下降,室内室外都需要注意保暖,以防冻伤。鲁北地区,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谚语,意指是天冷不再串门,在家喝热乎乎的红薯粥来取暖。

 

红薯富含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胃蠕动,缓解冬日积食情况。他还含有蛋白质、氨基酸、膳食纤维、胡萝卜素和多种维生素,多食红薯也可有效地防止钙流失。大雪节气喝完热乎乎的红薯粥,是传统也是养生。

大雪习俗三——观赏封河

民间自古就有“小雪封地,大雪封河”的说法,到了大雪节气,河里的水都被冰冻住了,人们可以尽情的滑冰嬉戏。同时大雪也是捕获乌鱼的好时节,我国台湾海鲜沿岸,乌鱼产量极高。且这个时候的乌鱼,味道鲜美又有营养,非常适合用来进补。

大雪习俗四——进补、养生

大雪节气是一年中进补的最佳时机,俗话说“大雪进补,来年打虎”。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不过,进补也要注意方式方法,那么,怎么进补才是真正的养生呢?

大雪补得当,一年不受寒

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看,整个冬季都是以进补为主,大雪时更应该进补。进补要因人而异。并且食疗只是进补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还应该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温寒等综合调养来达到养生进补的目的。也就是说除了食补,还可以进行药补、酒补以及神补。

阳虚体质——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经常感冒、心悸胸闷、口淡不渴等,此类人群可吃些温热性食物来保暖,如羊肉、虾、韭菜、胡桃肉等,而鸭肉、香蕉、黄瓜、梨、绿豆、冰糖等凉性或寒性的食物则最好少吃。

阴虚体质——低热、手足心热、舌红少苔、大便燥结、夜里易出汗、睡眠不好等,则需要和温热性的食物保持距离,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类如山药、百合以及甲鱼、黄鳝、泥鳅、淡水鱼、鸽子等才是你的最佳选择。

饮高粱酒补阳气

酒为百药之首,但要慎重地饮用。从大雪起至春分这段时间,不适宜饮酒。因为在大寒至春分两个月中,人易肝气过盛,而酒是壮肝气之物,此时饮酒会火上浇油。此外,像面红或脾气急躁者更不宜饮酒。

但是对于肝气不足的,可适量饮用红高粱酿制的酒以补充阳气。喝酒宜在晚上,晚上酉时肾经最旺,肾主藏精气。晚上适量饮酒可使手指凉、气短者补元气;后背凉者用酒配合可温补肾阳;腹胀而便稀者可健脾;眼干涩者用酒配合则可养肝阴。

常吃萝卜保健康

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流传着“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样的谚语。萝卜具有很强的行气功能,还能止咳化痰、除燥生津,特别是适合在干燥寒冷的大雪时节食用。

为了御寒养生,古代皇家御膳的首选菜肴就是羊肉炖白萝卜。这道菜可以补充体内的阳气、温暖五脏,尤其适合肾虚和脾虚的人食用。

养阴多喝水,睡觉少穿衣

冬属阴,大雪时节是一年中阴气较盛的季节。这时如果借助天气的优势养阴,则可以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尤其是阴虚的人。中医认为,水是阴中的至阴,因此隆冬之际,多喝水可养阴。一般来说,一天中有三杯水是必须要喝的。第一杯水是早晨起来喝,可润肠燥;第二杯水是下午5点喝,可滋肾阴;第三杯水是晚上9点喝,可养心阴。除此之外,还可以多吃梨、萝卜、藕、蘑菇等,因为这些都是养阴的食物。

除了养阴之外,还有一点要注意。很多老年人睡觉时有一个误区,认为天冷防寒,睡觉时要多穿些衣服。其实这样做不仅会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也影响血液的循环,不利于身体代谢。相比之下,脱衣睡觉可以有效缓解疲惫,更有利于健康。

多食热粥

天气寒冷,在户外行走、说话时胃也容易受凉。所以饮食上,可以多食用温暖柔软的热粥,保护受凉脆弱的胃部,避免恶心胀气的情况发生。

我国民间有大雪吃红薯粥的习惯,常吃此类粥有增加热量和营养功能。此外,还可常食有养心除烦作用的小麦粥、益精养阴的芝麻粥、消食化痰的萝卜粥、养阴固精的胡桃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等。

常吃七种食物

1

西葫芦

天气越来越冷,人们吃的也越来越多。美国巴斯帝尔大学研究发现,多摄入膳食纤维有助于防止身体发胖。西葫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含热量相对较低,消化速度较慢,饱腹时间也较长,因而可以防止冬日过量饮食。西葫芦中还含有胡萝卜素,有益抗击癌症和心脏病等疾病。生吃西葫芦比熟食效果更好,也可以用它做菜汤吃。

2

荸荠

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有“地下雪梨”之美誉,又称“江南人参”。荸荠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生津、利尿通便、化湿祛痰、消食除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黄疸、痢疾、小儿麻痹、便秘等疾病,尤其适合饭后食用。

3

葡萄柚

大雪节气,不少人忙于进补,这时容易变胖,葡萄柚可以满足你变瘦的欲望。葡萄柚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且由于它的热量较低,所以常被用于减肥食谱中。此外,葡萄柚含有非常丰富的柠檬酸、钠、钾和钙,而柠檬酸有助于肉类的消化,避免人体摄取过多的脂肪。且它也具有降血压的功效,非常适合解腻食用。

4

甘蔗

冬季是很需要补水的季节,甘蔗中含有丰富的糖分、水分,此外,还含有对人体新陈代谢非常有益的各种维生素、脂肪、蛋白质、有机酸、钙、铁等物质。甘蔗不但能给食物增添甜味,而且还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和热量。

5

羊肉

大雪养生吃什么好呢?羊肉的肉质比牛肉、猪肉等肉质细嫩,脂肪和胆固醇相对较少。羊肉性温热,补气滋阴,暖中补虚,开胃健力,在《本草纲目》中被称为元阳益血气的温热补品,温热即温补,最宜冬季食用,故被称为冬令补品。羊肉中所含的L-肉碱,可用来保护细胞,防止乳酸积累,避免肌肉酸胀。

6

橘子

冬天是橘子盛产的季节,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果糖、蔗糖、维生素、柠檬酸、食物纤维、矿物质等,营养价值非常高,味酸,经常吃可以开胃理气、止咳润燥,防治三高,尤其是橘肉外面附着的那层橘络,有活络通气、化痰润肺的功效。但是多吃会造成腹泻、上火,所以一定不能过量。

7

山楂

冬天吃的多动的少,很容易出现积食的情况。中医学认为,山楂性微温味酸、甘,能消食积补脾,健胃,行结气,活血化瘀,治妇人产后耳枕痛,恶露不尽,消肉积症瘕,痰饮痞满,滞血痛胀,化血块、气块等。明朝大医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指出山楂有消食、化淤、治肿瘤三大功效,尤其强调了山楂的活血化淤作用。

围巾口罩不离身

大雪节气,天气寒冷,人们都喜欢穿上厚重的毛衣、羽绒服、保暖裤等来全副武装往往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部位,那就是脖子。冷风很容易通过颈部将寒气带给身体,从而引起嗓子疼、发炎等。此外,颈部是气管所在的部位,冬季出现咽部发痒,咳嗽有少量清痰,服止咳药作用不明显,可能与颈部、前胸受寒有关。

此外,寒冷干燥的天气还会对面部皮肤造成影响,使得我们的脸容易脱皮、过敏。对于女性来说,干燥是护肤最大的敌手,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干纹的产生,所以在风大时出门,一定要戴口罩保护面部。

来源:微天津

编辑:王同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uangguoji.com/zbjs/11054.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