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学院四号门,在南京宵夜江湖也是让人闻风丧胆的存在。
四号门有两道结界,分别存在于寒暑假与开学之间,下午五点半之前和五点半之后。
昨天下午五点十五,我站在三江四号门口,门口四排摊子空荡沉闷,百无聊赖。十五分钟之后,就像瞬间打开某个时空阀门。请记住这个节点。
人群鱼贯而出,摊主掂起大勺开搞,油烟四起。百米左右的摊点,像一口锅煮沸的水,在渐浓的夜色里喘着热腾腾的粗气。
一个个摊子,变成三江学生闪亮的坐标,“下课了在重庆酸辣粉碰头啊”“我在瘦肉羹,快来”。路边摊灯光映照下的青春的脸,烦恼面目模糊。
我跟摄影师在人海中拼了近4个小时,吃遍四号门。不知为什么,白天短短的一条街,夜晚好像抻长了N倍,感觉总也走不完。
"1"
中了小板凳酸汤砂锅的毒
▼
花费:9元
小板凳砂锅家真的没有小板凳。在四号门,小板凳开了四年,并不算老字号,却用一吃难忘的味道在摊点如云的夜市里,刷出存在感。
2米宽的车棚摊子,老妈站中间,左手儿子,右手儿媳。从摆摊到收摊的四个半小时,一家三口亲密配合,对付一个忙碌的夜晚。
煤气台上,八个砂锅咕噜咕噜地扑腾着。一份砂锅空了,马上又被填满。酸汤是小板凳引以为傲的独门武功。碰上一个排队的大三姑娘,给我卖安利:我中了酸汤砂锅的毒,吃了两年,竟然还没有吃厌。
打包了一碗酸汤虾饺粉丝,9块钱。里面加了白菜、干丝、海带。酸汤果然是亮点,酸度刚刚好,爽口开胃。这碗安利先干为敬!
"2"
瘦肉羹,四号门的传说
▼
花费:5元
如果说四号门有网红的话,传说瘦肉羹绝对是大网红。自从在四号门出现,便有了铁杆的吃货粉,成了三江学子们口口相传的传说。
瘦肉羹的老板娘是个地道的浙江人。铁皮摊位上,贴着傲娇的字条:同学对不起,香到你了。
瘦肉打成泥,撒上紫菜、虾米、葱花,香菜党加上一小把。一小勺刚好可以盛下一个瘦肉泥,一口下去,又嫩又弹,所有的内心戏汇成一句话:我要为瘦肉羹疯狂打call!
"3"
安徽人在江苏做着浙江的饼
▼
花费:5元
梅干菜扣肉饼,刚从缸炉子里取出,带着滚烫的高温,散发着梅干菜特有的香。
『一个安徽人在江苏做着浙江的饼。』老板果然是老司机,一句话就把自己交代了。扣肉饼有三种口味可以选择,微辣、甜、咸。在四号门,安徽老板一烙就是三年的饼。只要出摊,日销量+。
"4"
颠锅,颠锅,似魔鬼的步伐
▼
花费:7元
五十米的排档,铁皮车连着铁皮车。一到六点,摊位前挤满了嗷嗷待哺的人们。
路拐到江泉路时,以龟速向前挪动。堵在人山人海摊位前动弹不得的胖子,内心被虐成了筛子。然而下一秒,看到好吃的就忘了减肥的誓言。
夜市里,至少有三家炒饭摊。号摊位的三江特色炒饭,7块钱可以打包一个火腿炒饭,点个20块钱的全家福足以站在鄙视链顶端!
与别家夫妻档不同,这个炒饭摊是表兄弟档。摊位前,一盆米饭、一盆面、一盆凉皮,堆成小山的三大盆,老刘卖到晚上,基本卖光。颠锅,翻炒,撒卤汁,一份炒饭半分钟火速出锅!
"5"
广东肠粉,宵夜里的南方小清新
▼
花费:4元
广东肠粉算得上四号门夜市的小清新。老板夫妻俩都是盐城人,在广州白云区摸爬滚打生活了十年,不仅学会了肠粉手艺带回南京,还神奇地带回了“广东腔”。
调好的粉浆倒入铁盘,刷上蛋液,放入肠粉机。一分钟后,一盘肠粉滚热出炉。老板用刀刮下肠粉,一盘刚刚好码成一盒。
"6"
老鸭汤打底的酸辣粉
▼
花费:9元
重庆酸辣粉的摊子,队排得丧心病狂。我努力挤了三次,才入了围。
老板是安徽人,跟重庆师傅学了酸辣粉的手艺,门头上“原在7号食堂和4号门门口经营”彰显老店身份。老板开了脑洞,酸辣粉的汤底,用的竟是老鸭汤。重庆和南京两座城,在一碗三江酸辣粉中,和谐了。
常来的学生需求总是很细化:“老板,三鲜里的香肠换成金针菇”“一勺醋,两勺辣”……
灵魂当然还在最后那两勺秘制的酸辣汤。铁勺一浇,汤色红亮,酸香四溢。
点的三鲜土豆粉,配菜是海带丝、干丝、香肠。筋道的土豆粉,滑溜溜入口,分量十足。喝两口汤,老鸭汤的鲜打底,带点淡淡的酸笋的臭,辣而不燥,酸爽过瘾!
"7"
任意搭的养生粥
▼
花费:3.5元
曼年养生粥摊前,排队的男女比例1:10。
创意指数可以打分吗?分热饮和冷饮,热饮有赤豆元宵、皮蛋瘦肉、西米露、芒果汁、燕麦粥……整整十二种,精髓在于招牌上四个字:随意搭配!Emmm……感觉可以玩出一百零八种姿势。
然鹅,不要好奇皮蛋瘦肉芒果汁是什么味道。记住,燕麦+西米露才是万年CP!
"8"
胖到不像话的月亮馍
▼
花费:7元
没在三江四号门流连过,你不会懂月亮馍的美。
招牌上“中国式汉堡”几个字,气势全出,实力完全可以吊打肯德基。两个大蒸笼,腾腾的热气,一个蒸着手工的馍馍,另一个蒸着豆皮。
馍对折刷上酱,老板娘手中的铁夹飞快地在里脊、鸡蛋、生菜、豆皮上穿梭。一个7块钱的全家福,内涵丰富,胖到不像话。
"9"
业务广泛的香辣花甲王
▼
花费:10元
学校门口的摊子,业务都拓得比较广,比如明明是卖花甲的摊子,还兼卖卤猪手、蹄膀、鸡爪。
路边摊的粗狂美一览无余。三个硕大的铁锅,满装花甲、蛏子、梭子蟹,一靠近,麻辣咸鲜直冲天灵盖。有点小心机,别家都是简易瓦斯灯泡,这家装了暖色的灯带,灯光一打,食物自带诱人滤镜。
摊主看到摄影师拍照,忙招呼,快拍这个螃蟹,哎那个猪手拍过了没。
买了一个小份花甲,10块钱,鲜美无沙,吃完忍不住唆手指。
"10"
没有钵钵的钵钵鸡
▼
花费:12元
十几二十块,钵钵鸡吃过瘾,大概也只有三江门口能实现了。
当然,秉承路边摊朴素的美德,钵钵鸡没有钵钵,只有脸盆。6个大脸盆,4盆辣2盆不辣。
盆里鸡爪、培根、鸭胗、鸭肝、土豆片、腐皮金针菇……各种荤素食材经过红油反复浸泡,吸足了汤汁,炒过的芝麻厚厚地铺在上面,诱惑力Max。
荤菜2块,素菜1块,大串牛肚3块,物价秒回十年前。摄影师一边往嘴里塞鸡爪,一边嘶哈着溃疡的舌头,这该死的三江胖院!
"11"
第一波老主顾已经毕业多年
▼
花费:8元
别人家的摊位,一般两米宽。老赵的水果摊,足足四米。在三江旁边做生意已经14年了,从摆摊打游击,一直做到现在。
每年9月一茬萌新入校,7月一茬老生毕业离校。摊位前逗留的面孔一直在变换。
现切的水果,不分品种,随意搭配,通通八块钱一斤。其实,学校里也有水果摊位,不过经常光顾的学生认准了这一口:老赵家的水果,新鲜!不接受反驳!
"12"
茶野:三江“一点点”
▼
花费:14元
打包了四份吃的,找不到地方享用。于是,很羞耻地往三江的食堂去了。
路过了门口的茶野,夜色里人气还是很旺,堪称三江“一点点”。点了一杯白桃乌龙奶霜,半糖。45度角入口,绵密醇厚的奶盖和清淡的茶交融,鼻腔里充盈白桃的甜。
晚上九点的三江食堂,我不是异类。学生们人手一两份打包盒,产自4号门的砂锅、鸡蛋饼、炒饭、串串……喂饱了深夜里年轻躁动的胃。
沉寂了一个暑假的四号门,一到下午五点半就满血复活。
一辆接着一辆的铁皮摊位像布阵般延绵了五十米。整整四排溜,我和摄影师彻底迷失了,来来回回逛出一千米的既视感。
市井烟火吹响了夜晚的号角。穿梭其间,内心的妥帖感是吃食堂找不到的。
不管从什么角度看,三江四号门都是神奇的存在。午夜饥肠辘辘时,最想念的还是四号门。
摄影/屋顶的蜗牛
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谢绝转载
河西生存指南
吃货指南
歧视地图
南航
南审
CPU
随园
南邮
小上海
御道街
江宁大学城
南京
徽京
玄武湖
军人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