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通俗的讲,通过一定的方法,让我们拥有健康快乐,长命百岁!中国传统养生中,就对四时、五行、节气、膳食等养生有着大量的记载!
冬至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冬至的日期是在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它的由来和历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古有:“日短”、“日短至”之说,这段经文从阴阳学观点阐述了冬至的到来是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开始萌芽的时候。过了冬至后,随着太阳直射的北移,白天的时间渐渐长起来。
图:冬季请注意保暖,特别是女性的颈部、腹部、足部!
俗话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早在汉代曾把冬至作为公定节日,文武百官皆可放假一天。在我国台湾则有“冬至过大年”的说法,他们把这一天比做过年一样重要。每逢“冬至节”家家户户搓汤圆,而且把冬至的汤圆分成红、白两种,按老辈人的说法:不吃金丸(红汤圆)、银丸(白汤圆),不长一岁。冬至之备受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如此重要的节气,我们自然要好好保养自己的身体。冬季是健康“储蓄”的最好季节。冬季闭藏,万物休整,神志深藏于内。人在这时只要顺应这一时令,遵循“冬藏”养生之道,做到多“储蓄”、少“透支”,就能健康长寿。
而对于男女而言,又各有侧重,简单来说,对于冬至养生,男人冷养女人热养,女人需多养肝,男人养应多补肾。寒冬里,男女对于温度的感知一向不同,女人棉衣紧裹,还是冻得手脚冰凉、瑟瑟发抖;男人穿着薄衬衣,却仍精神抖擞。
在道医养生方面,有“男冷养女热养”的观点。女性生性阴寒,所以怕冷;男性生性阳燥,所以怕热。从生理角度来说,男人和女人生殖系统的不同造成了他们对温度感官的差异。相应的,也就有了“男养肾女养肝”之说。图:肾虚,就会出现腰膝酸软、记忆力减退、耳聋耳鸣、尿频尿急、白发脱发等各种症状
道医认为,肾有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水液代谢等功能,被称为“先天之本”。肾亏精损是引起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故养生家把养肾作为抗衰防老的重要措施。
女子以血为本,肝为女子先天。对于女性而言,肝脏这个器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肝为将军之官,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肝藏血,在志为怒,开窍于目,主一身之筋,所以怒伤肝,与眼睛有关的疾病、与筋有关的疾病或妇科等问题,往往与肝有关。
所以过了冬至,男子更要注意养肾,女子更要注意养肝。
图:黑色入肾---“天然药库”武当山,有“十道九医”,道长们会用九蒸九晒何首乌、黄精、黑芝麻、黑豆、熟地等药食同源的中草药用来辟谷或养肾,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冬至后,男性应多食温食,少食寒凉之物,以颐养胃气。蒜、葱、生姜、八角、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调味品,多食助燥伤阴,会加重内热,使燥邪侵犯人体,不宜多吃.男性应该多食用富含维他命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例如猕猴桃、柳丁。
羊肉是温补肉类,可以适当进补。此外,男子冬季养生宜多食热粥,常吃此类粥具有增加热量和营养功能。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特别是糯米红枣粥、八宝粥、小米粥等最适宜。除了这些,还可常食安神养心的桂圆粥、益精养阴的芝麻粥、消食化痰的萝卜粥、养阴固精的黄精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气养阴的山药粥、润肺生津的银耳粥、清火明目的菊花粥、和胃理肠的鲫鱼粥等。
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古人主张人们要“早卧迟起”。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说:“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因此男人冬季养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有利于阳气潜藏,阴津蓄积;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要注意保暖,多晒太阳,外出注意防寒,减少冷空气对身体的刺激。
图:养生讲座中,国家高级培训师,养生指导师教大家放松腰部缓解腰部颈部疼痛的功法冬季属阴,养生应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现代人冬季频频沐浴,不符合阳气内藏的养生原则。水热所迫,汗出淋漓,很易感寒生病。北方冬季一周洗澡一次是比较合适的,南方冬季3天洗澡一次较合适。至于锻炼身体要动静结合,早上阳气生发之时练习道家养生功或太极拳,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为度,汗多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
您可有头发脱落发白,记忆力下降,腰膝酸软、耳聋耳鸣、尿频尿急等的现象,是我们肾的功能减退的表象。怎么解决这些状况?国家高级培训师、养生指导师“道士姐姐“”玄缘子教您一套小功法,每天坚持练习,可以很快缓解或预防这些症状的发生。当然,养生最重养神。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谦和辞让,敬人持己”、“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心态,即处世要豁达宽宏、谦让和善,生活知足无嗜欲,做到热爱生活,保持自信。宋代医家陈直载诗道:“自身有病自身知,身病还将心自医,心境静时身亦静,心生还是病生时。”诗中告诫我们,只有进行自身心理保健,才可杜绝情志疾病。
而对于女子来说,冬季保暖则至关重要。女性属寒性体质,日常中应少吃寒性的食物,尤其是在处于生理周期的时候,更要注意饮食的科学性。冬季外出要注意防寒保暖,加强颈、腹部的保暖,不可因美观而减少衣物,一旦受凉,容易导致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损害健康。
另外,寒从足底生,中医认为,人体中的寒气是由大地经足部进入人体的,因此,多泡脚可有效帮助女性保暖。每天睡前用40摄氏度左右的热水泡脚15至30分钟,不仅能缓解腰背疼痛,还能促进睡眠。泡脚水不宜太浅,至少要没过脚面,连小腿一起泡,效果会更好。
冬至后,女子要着重养肝。肝在五行中属木,养肝首先要滋阴,其次是养血。肝负责储藏血液,调节血量,如果身体里血液供应出了问题,肝肯定难辞其咎,所以养肝必须养血。
女性养肝可多吃葱、蒜,荞麦、荠菜、菠菜、芹菜、菊花菜、莴笋、茄子、马蹄、黄瓜、蘑菇等。酸味入肝,所以日常多吃酸味的食品也可以达到养肝的目的,而冬季正是可以多吃酸味食品养肝的季节。山楂、葡萄、橙子、柚子等酸味的食品都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山楂味甘、性微温酸,入脾、胃、肝经,能消食健胃、行气散淤,有扩张冠状动脉、舒张血管、降脂强心的作用。此外大家还可以在家做些带酸味的。
图:武当益母膏滋养女性效果好
绿色食物能有益肝气循环、代谢,还能消除疲劳、舒缓肝郁,多吃些深色或绿色的食物能起到养肝护肝的作用,比如西兰花、菠菜、青苹果等。鸡蛋、豆腐、牛奶、鱼、鸡肉、芝麻、松子等“高蛋白、低热量”的食物,是肝脏的最爱。另外,维生素A能保护肝脏,阻止和抑制肝脏中癌细胞的增生。番茄、胡萝卜、菠菜、动物肝脏、鱼肝油及乳制品中也含有大量维生素A。
汤,比如西红柿鸡蛋汤。西红柿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的作用,格外适合消化功能欠佳的人食用。
除了进食之外,女性保证足够的睡眠也很重要。人体天天的休息都影响着肝脏的健康。
图:道医传承人玄缘子师父告诉大家---女性千万不要发脾气或生闷气,气在体内乱窜,上伤乳房下伤子宫
中医认为晚上的11点到凌晨3点的这段时间,血液会流经肝脏、胆,身体应该处于完全的休息状态,肝脏的代谢和修复才能顺利的进行。需要注意的是,人的情绪对肝脏的影响格外大,肝脏喜疏恶郁,生气发怒生闷气等不良情绪都会导致肝脏气血瘀滞不畅。所以养肝一定要注意学会操控自己的脾气,不要经常无故生气、发火,即使是生气也不要超出控制,日常要维持心平气和、乐观开朗的心态,让肝气正常的生发顺调,肝脏更加的健康。
总之,冬季是调养身体的好时机,而冬至时节又是重中之重。《易经》云:“冬至阳生。”在冬至这一天,阴极阳生,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因此大家要趁现在把握时机保养好自己的身体,才能拥有更强健的体魄以应来年。
关于养生,请在网上收“道士姐姐”玄缘子,有几百万条信息供您选择!也可通过扫一扫或长按福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白殿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