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冷,食欲越来越好,又是一年进补好时机!但是怎么补才正确?怎么补才不会发胖呢?专家教你秋季进补的正确姿势!
秋补,重在滋阴润燥中医指出:“秋补重在平补,滋阴润燥。一上来就大补特补,会加重秋燥,使燥热伤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夏,万物阳气向外蒸腾,进入秋天,阳气慢慢转为收敛,阴气逐渐旺盛。要顺应天时,秋天就得注意滋养阴气,少吃辛辣助阳之物,以免妨碍阳气收敛。
1滋阴有中医专家表示,秋天可以吃一些补阴的东西,如花旗参、石斛等。日常炖水鱼汤、蛤蚧瘦肉汤,滋阴的同时,又不会伤阳助热。
2润燥秋天天气还比较干燥,燥邪从口鼻、皮毛而入,最易伤肺。从五行来说,秋主肺,故秋补还需补肺润燥。像沙参、玉竹、雪梨、百合、银耳、蜂蜜、白萝卜,不仅养阴,更能润燥润肺,收敛肺气,顺应秋天气机肃降之时令,都很适合秋天食用。做成汤谱,常见的有沙参玉竹老鸭汤、银耳百合莲子汤、南北杏炖雪梨、白萝卜炖猪骨等。
此外,酸性食物有生津之效,减轻秋季舌干少津。如葡萄、橘子、柚子、橄榄、乌梅、山楂等。
专家还提醒,“秋前蟹”阴寒湿重,易伤脾胃,尽量别吃,等起秋风后再吃比较好;蜂蜜宜“熟吃”,即食用前用热水冲开或先蒸一下,部分秋天采集的新鲜的生蜜有小毒,吃后会胸闷。
这些人,冬补前要“秋打底”除了秋补之外,冬补也要重视。秋冬进补不仅各有侧重,部分人在秋补时还得先为冬补“打个底”,否则到冬补之时,容易“虚不受补”。
1脾胃虚弱的人脾胃虚弱的人,即形体消瘦,平素经常消化不良、容易拉肚子、胃口不佳的。冬季温补的食物、药材,通常都是比较滋腻的。滋腻伤脾,本身脾胃虚弱的人,很容易补得消化不良,所以需要先健脾,否则,补了吸收不了,也是白补。
这些人秋天适合吃一些健脾益气的中成药,比如香砂养胃丸。淮山、白术、薏米、茨实、山药,有健脾养胃的效果,可以用来煲汤或煮粥。广东人往往脾虚湿重,吃参苓白术散,能健脾化湿。
同时,别一天到晚躺着睡觉。久卧伤气,躺的时间长了,必然引起气虚湿重,影响脾胃运化。每天都应散散步。
2阴虚燥热的人阴虚燥热的人多面红目赤、口舌干燥、大便秘结,性情比较急躁。这类人本来就有虚火,冬季温补,更致虚火上炎,进补后会长口疮、牙疼、流鼻血,所以秋天要先清燥热。
这些人秋天不要吃煎炸燥热的东西,可以饮用“清补凉”,滋阴、清热又可以补气。“清补凉”是广东地区的知名老火汤。主要用料是玉竹、莲子、百合、茨实、淮山、薏米、桂圆、排骨。
专家建议阴虚燥热的人,秋天不要剧烈地运动,这会消耗津液气血;情绪也要调整,保持心情安静舒畅。
如何进补还不胖?在日常生活中,秋冬进补,是每年应季的热门话题。然而,现代人大多体重偏高,已是潜在肥胖者,一些女性更是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好身材,生怕一口吃成个胖子。那么,秋冬如何进补,才能在保证滋补养身的前提下,不继续发胖呢?
本文来源:广东中医药
涨知识保健康,如果你觉得收获还不错,给健康君大大力赞一下呗!
北京市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手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