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补调养
滋补调养

您现在的位置: 滋补调养介绍_滋补调养注意 > 滋补调养分类 > 高血压患者除长期用药外,也可试试用艾灸辅

高血压患者除长期用药外,也可试试用艾灸辅

发布时间:2021-8-21 12:52:26   点击数:
经济越发达,生活方式就越多元化。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也在逐渐增加,熬夜晚、应酬多,成了现代人的生活常态。以前高血压患者大多数都是老年人,而现在,高血压人群已经出现了年轻化趋势。那么,你知道什么是高血压吗?现代医学上,高血压又叫原发性高血压,是以动脉压持续升高为特点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长期精神紧张、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饮食中含盐量高和大量吸烟者发病率高。临床上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健忘、失眠多梦、血压升高等为基本特征;●严重时会发生神志不清、抽搐;●多会在短期内发生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如中风、心梗、肾衰等。在中医看来,高血压是由于机体内部阴阳虚实失去平衡导致的,而造成这种不平衡的原因是七情六欲过度、饮食劳伤、年老体衰等。针对阴阳、虚实失衡的现象,我们可用艾灸来疗养调理。艾灸具有通经活络、驱寒散邪、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温补益气、回阳固脱等作用。艾条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效应,不仅能刺激穴位本身,还能通过穴位将热感传递到人体的各个经络系统,使血压下降。此外,不同的人出现的高血压症状不一样,所以对于不同的高血压类型,也对应了不同的艾灸穴位。(艾灸时不知道选用什么样的艾条,可以参考艾小白前期文章《艾条三问:会看年份吗?会看比例吗?会看颜色吗?》)肝肾阴虚型症状表现:眩晕,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失眠,腰膝无力等。艾灸原理:滋补肝肾、养阴填精艾灸穴位:百会穴、风池、关元穴百会穴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穴居颠顶,联系脑部,可见,百会穴与脑密切联系,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百脉之会,贯达全身。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而百会穴则为各经脉气会聚之处。穴性属阳,又于阳中寓阴,故能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对于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者重要的作用。取穴方法: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直到后发际正中点。)艾灸方法:温和灸,每次5-10分钟,每日1次。也可使用盒灸避免艾灰掉落。风池穴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风,指穴内物质为天部的风气;池,屯居水液之器也,指穴内物质富含水湿。风池名意指有经气血在此化为阳热风气。本穴物质为脑空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受外部之热,水湿之气胀散并化为阳热风气输散于头颈各部,故名。取穴方法: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左右两侧各一处。艾灸方法:温和灸,每次5-10分钟,每日1次,左右两侧穴位均要灸。关元穴关元穴,属任脉。足三阴、任脉之会,小肠募穴,小肠之气结聚此穴并经此穴输转至皮部。它为先天之气海,是养生吐纳吸气凝神的地方,是人体四大强壮要穴之一。快速取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肚脐往下四指)。艾灸方法:温和灸,每次5-10分钟,每日1次。阴阳两虚型症状表现:以头晕眼花,心悸耳鸣,失眠多梦,腰腿酸软,畏寒肢冷,夜间多尿,下肢水肿等。艾灸原理:滋阴助阳艾灸穴位:外关、气海、三阴交外关穴外关穴,属手少阳三焦经。外,外部也;关,关卡也。该穴名意指三焦经气血在此胀散外行,外部气血被关卡不得入于三焦经。本穴物质为阳池穴传来的阳热之气,行至本穴后因吸热而进一步胀散,胀散之气由穴内出于穴外,穴外的气血物质无法入于穴内,外来之物如被关卡一般,故名。有联络气血,补阳益气之功效。快速取穴:该穴位于人体的前臂背侧,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左右两手各一处。艾灸方法:温和灸,每次5-10分钟,每日1次,左右两手均要灸。气海穴气海穴,属任脉腧穴。气,气态物也;海,大也。气海名意指任脉水气在此吸热后气化胀散。本穴物质为石门穴传来的弱小水气,至本穴后,水气吸热胀散而化为充盛的天部之气,本穴如同气之海洋,故名。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补益回阳,延年益寿之功效。快速取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食指和中指合拢指节宽)。艾灸方法:温和灸,每次5-10分钟,每日1次。三阴交穴三阴交穴,属足太阴脾经。三阴,足三阴经也;交,交会也。三阴交穴名意指足部的三条阴经中气血物质在本穴交会。本穴物质有脾经提供的湿热之气,有肝经提供的水湿风气,有肾经提供的寒冷之气,三条阴经气血交会于此,故名三阴交穴。十总穴之一,对于妇症甚有疗效,为肝、脾、肾三者经脉交汇处,具有健脾、益气、利湿、活血、调补肝肾的作用。快速取穴:位于两只脚的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四横指),胫骨内侧缘后方,可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左右两脚各一处。艾灸方法:温和灸,每次5-10分钟,每日1次,左右两脚均要灸。痰浊中阻型症状表现:此证多见于肥胖型高血压病患者。以血压升高兼见头晕头胀、沉重如裹、胸闷多痰、肢体沉重麻木、舌苔厚腻,吃饭也不怎么香。艾灸原理:化痰祛湿、健脾和胃。艾灸穴位:中脘穴、足三里穴、丰隆穴中脘穴

中脘穴,属奇经八脉之任脉,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中,指本穴相对于上脘穴、下脘穴二穴而为中也,中间也。脘,空腔也,这里指的是胃部、胃腑。该穴名意指任有脉的地部经水由此向下而行。本穴物质为任脉上部经脉的下行经水,至本穴后,经水继续向下而行,如流入任脉下部的巨大空腔,故名。

快速取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3寸为4横指宽,1寸为大拇指指关节宽,4寸即为4横指宽加1大拇指宽)。艾灸方法:温和灸,每次5-10分钟,每日1次。足三里穴足三里穴,是胃经的合穴,也是胃脏精气功能的聚焦点,主治腹部上、中、下三部之症,因此名为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艾灸足三里,是足三里保健最经典的保健方法。民间即有谚语“艾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之说。《针灸真髓》曰:“三里养先后天之气,灸三里可使元气不衰,故称长寿之灸。”快速取穴:坐位屈膝,用同侧手张开虎口圈住髌骨外上缘,余4指向下,中指指尖所指处即为足三里穴,按压有酸胀感,左右两腿上各一处。或,在膝盖凹陷处膝眼下方四横指长的位置即是足三里。艾灸方法:温和灸,每次5-10分钟,每日1次,左右两腿处穴位均要灸。丰隆穴丰隆穴,属足阳明胃经。丰即丰满,隆指突起,足阳明经多气多血,气血于本穴会聚而隆起,肉渐丰厚,故名。具有调和胃气、祛湿化痰、通经活络、补益气血、醒脑安神等功效,尤被古今医学家所公认为治痰之要穴。快速取穴:先确定足三里的位置,向下6横指凹陷处,即为丰隆穴,左右两腿各一处。艾灸方法:温和灸,每次5-10分钟,每日1次,左右两腿均要灸。(艾灸新手若是对艾灸灸法了解不深的,可以查看艾小白前期文章?《艾灸新手的入门指南: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灸法?》)高血压是一个需要长期用药的慢性病,我们仅用艾灸做高血压的辅助调理。所以在艾灸期间原来服用的降压药不能随便停,否则容易引起血压反弹,同时也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uangguoji.com/zbfl/1289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