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进补借助食补、药补使人体尽快恢复正气,还可将营养物质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能量贮存,滋养五脏,血、气功能恢复。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季人体阳气会潜藏到阴液中等待来年生发,滋补养阴,阳气才能够得以封藏,来年身体强健、增强免疫力。
进补有平补、清补、缓补、温补、峻补等多种补法,6款靓汤最适合冬天吃。
1补气药膳:西洋参瘦肉汤组成:西洋参24g,瘦猪肉g
制法:将西洋参洗净,用温水泡软,切片;再将瘦猪肉洗净,与西洋参片一齐放入锅内,加入泡过西洋参的水及适量的清水,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小时,调味,饮汤食肉。
功效:补气健脾,强身开胃。
主治:本方补而不燥,清补益气,适合气虚偏热体质者。对正气不足之神疲乏力,饮食减少,或小儿脾虚之不思饮食、出虚汗;或产后气虚津亏之虚劳烦渴,胃纳欠佳。亦可用于肿瘤患者化疗后体虚、白细胞减少者。
2补气药膳:参芪乳鸽汤组成:党参60g,黄芪30g,乳鸽2只
制法:乳鸽剖净,去内脏,抹干水分,切块;党参、黄芪洗净,与乳鸽一齐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小时,调味,饮汤吃肉。
功效:补气健脾。
主治:适合气虚偏寒者。病后体弱,或久病体衰,脾胃虚弱,倦怠乏力,面黄食少,神疲形瘦;或产后欠补,气血不足;或消渴饮水不知足。乳鸽味道鲜美可口,又能滋阴以治消渴病。
3补血药膳:当归生姜羊肉汤组成:当归30g,生姜60g,羊肉g
制法:将当归、生姜洗净,切片;羊肉剔去筋膜,置沸水锅中稍烫,盛出晾凉,切块;然后将羊肉条块及生姜、当归放入洗净的砂锅中,加入清水适量,用武火煮沸,除去浮沫,改用文火炖至熟烂,饮汤并食羊肉。
功效:补血调经,散寒止痛,冬至当天食用最适时宜。
主治:血虚体瘦、头晕目眩、心悸气短、腰膝酸痛,或血虚有寒的腹中冷痛、痛经或产后虚寒腹痛。
4补阳药膳:枸杞海参鸽蛋汤组成:海参25克,枸杞子25克,鸽蛋克,盐、葱、姜、料酒适量。
制法:将葱姜爆炒后,加入适量水,把海参放入锅内,水开后,加入调料,鸽蛋,用大火煮20分钟后放入枸杞子,改为小火炖10分钟左右即可食用,具有补肝肾、益精气、丰肌肤的功效。
主治:中医认为海参入肺、肾,能够滋阴补气,鸽蛋则能补气血,搭配可补血且性较平和的枸杞一同食用,有补肝肾、益精气,并调养气血、丰肌肤的功效。不仅如此,该方对于头晕眼花、记忆力减退、身体乏力、面色晦暗、黄褐斑等症都有很好的作用。
5补阴药膳:黄精生地瘦肉汤组成:黄精30g,生地30g,瘦肉g
制法:上药按比例配制,用清水浸半小时后一齐放入锅中,先用武火再用文火煲40分钟,饮汤吃肉。
功效:滋养阴液
主治:口干舌燥、头昏眼花、腰膝酸软、烘热汗出、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等症。
6补阴药膳:沙参玉竹猪胰汤组成:沙参30g,玉竹20g,玄参20g,猪胰g
制法:上药按比例配制,沙参、玉竹、玄参洗净,用清水浸半小时;猪胰洗净、切块;然后将全部用料放入煲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1小时,饮汤吃肉。
功效:养阴化热,滋阴降糖。
主治:阴虚火旺、咽干口渴,或中老年人患糖尿病,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者。
养生技术活年老体弱者慎用人参、鹿茸
进补有平补、清补、缓补、温补、峻补等多种补法,要使补药发挥最大作用,就要根据体质、年龄和所患疾病选择最适合的进补方法。例如一些年老体弱及患病者,宜选择平补、缓补,慎用人参、鹿茸等峻补类药物;冬季则主要以温补为主。进补讲究方法才能正确起效,也需要在准确认识自身体质的情况下或遵从医嘱进行。
并非越贵的药材就能大补
需要知道的是“物以稀为贵”,食材的价格有的并不因为药效价值越高就越贵,因此“越贵的药就越补”是认识上的误区,故选用药材时应讲究质量上乘、地道,而非以价格高低作为购买标准。另外,就算药品有大补功效,也要辨证选取、根据个人体质用药,补不对症,也显不出药材的功效来。
光冬补而不运动也不行
食补及药补固然重要,但也要在其它方面配合冬季养生。起居上,冬三月要”早睡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人体阳气不要过于发散;情绪上要安定平和,忌大怒,不要过于恣情纵欲,过度消耗人体阳气和阴精。此外,在天气晴朗时多外出散散步、做做伸展运动,也能暖身、促进气血调和,帮助强身健体。
本文转载自:广州日报本地通(id:gzdailybl)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