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病祛病的调养粥
防病祛病
古代医家主张在用药治疗的同时,饮食营养亦须及时保证,以恢复正气,增强其抗病能力,这就是以药入粥的原理。良药苦口,而以药入粥,通过于各种药材与食物的调配及烹调,制成美味可口的药粥,既保持了药物疗效,又可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失眠失眠不仅是指睡不着觉,入睡困难、多梦、早醒等睡眠质量不高的现象都属于失眠。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睡眠时间为7~8小时为宜。就寝后半个小时不能入睡,易于惊醒,晚上觉醒时间超过半小时,睡眠持续时间少于正常范围,醒得过早,有上述一种表现且起床后有困乏、头脑不清,甚至有头疼、头晕等现象,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影响工作和生活的,就是失眠。失眠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精神上的,一般不会致命。但长期失眠会使人脾气暴躁,攻击性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疲劳。西医是靠安定类药物来催眠,一些人觉得安定多服点儿没关系,久而久之与安定就成了好朋友。其实,长期使用可形成药物依赖,甚至成瘾。还可造成肝肾功能衰竭,产生耐药性,引起精神障碍,诱发其他疾病等。轻微的失眠,我们可以通过饮食调养的方法缓解,下面介绍几款缓解失眠的粥。1
远志粥
原料:
桂圆肉、远志各10克,粳米80克,冰糖少许。
做法:
1.将远志择净,放入锅中,用冷水浸泡30分钟后,水煎取汁。
2.粳米洗净,与桂圆肉一同入锅,加水煮粥,待粥熟时调入远志汁、冰糖,再煮2分钟即成。
这道粥能滋补肝肾、养心安神,很适合失眠心烦、产后抑郁、神情恍惚者食用,可每天服用1次。桂圆我们前面介绍过,有滋补气血、安神养心的功效。另一种主材远志我们不常见,其性味辛、苦、微温,最开始记载在《神农本草经》上,被列为上品,有“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气,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之功效。《药性论》里面说远志“治健忘,安魂魄,令人不迷”。远志最妙之处在于安心,心安自然能睡着。《红楼梦》里“慧紫鹃情情辞忙莽玉”里面,紫鹃谎称林妹妹要“家去”,结果唬得宝玉“迷了心窍”,失了神志。贾母给他吃的祛邪守灵丹和开窍通神散里面就有远志的成分。如果有人像范进一样,突然大喜大悲迷了心窍,来不及找药就医,一碗远志粥灌下去,也能很快恢复神智。只可惜范进身边没有懂医理的人,白白挨了胡屠户的一个嘴巴。2
合欢黄花菜小麦粥
原料:
粳米克,浮小麦30克,干黄花菜30克,合欢皮、百合各15克,云苓12克,郁金10克,红枣6枚,盐适量。
做法:
1.将浮小麦、合欢皮、郁金用纱布包起来,用0毫升水浸泡后,小火煎取药汁。
2.红枣去核,云苓、百合洗净,黄花菜洗净泡开,切小段
2.粳米洗净,同药汁、红枣、云苓、百合、黄花菜一起放入砂锅内(药汁若不够多,可以适当再加些水),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煲2个小时,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这道粥出自嵇康的《养生论》,名字非常富有古代禅意,叫作合欢萱草汤。萱草就是我们现在吃的黄花菜,而粥里的合欢皮是合欢树的干燥树皮,名字出自《本草纲目拾遗》。合欢皮性味甘、平有解郁、安眠、宁心消痈肿等功效,中医认为,劳倦思虑太过伤及心脾,伤于心则血暗耗,伤脾则纳少,二者导致血亏虚,不能营养于心,心失所养,则心神不安,夜不能寐。而合欢皮入心脾二经,甘温平补,能开达五神,消除五志,心气和缓,则神明安。
提到定神安眠的食材,很容易联想到上文说的远志,合欢皮熬粥和远志熬粥有什么不同呢?远志味苦、性温,入心、肺、肾经,强志益精,多用于痰迷神昏,惊悸、失眠、健忘等症状,而合欢皮入心脾二经,较远志轻灵温和,即使身子较弱的人也可以服用。而且它的药性比较平和气缓力微,需要长时间服用才有效果。3
酸枣仁粥
原料:
酸枣仁15克,小米50克,水适量
做法:
1.小米淘洗干净后用清水浸泡一会,酸枣仁用清水冲洗干净待用。
2.把酸枣仁放入锅中,加水,煮酸枣仁汤,煮5分钟后加入浸泡好的小米,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至粥熟即可。
这道粥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演化而来,原文说:“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在中医里治疗失眠,运用最多的一味中药就是酸枣仁。最妙的是,酸枣仁药性非常温和,连林黛玉都拿它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熟悉《红楼梦》的朋友会问,黛玉也没有吃过酸枣仁啊,其实,她吃的天王补心丹里的主要成分,就是酸枣仁,酸枣仁性平养肝。有人会问,睡不着和肝有什么关系呢?中医认为,肝藏魂,内寄相火,肝血虚则魂不安,虚火扰心则神不宁。所以肝虚也会导致心悸失眠,这个时候喝点儿酸枣仁粥,是再合适不过的。有的粥是在找不到图片,找的类似的,大家看一看就好了。
养生粥系列来自于国医大师路志正的《国医大师的五谷杂粮养生粥》一书,喜欢的朋友可以自行购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