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补调养
滋补调养

您现在的位置: 滋补调养介绍_滋补调养注意 > 滋补调养注意 > 节气冬至饮食

节气冬至饮食

发布时间:2017-5-25 15:24:43   点击数:

是日诗

《夜雪》(白居易)

昼短摒弃烦忧事,夜常相伴欢乐声。

小饺暖尽心头寒,更胜金银百十千。

冬至,又名“一阳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天。

南怀瑾老先生有“活子时”的说法,冬至一阳生就是“活子时”,它是指一种自然的、生命的春意,过了这个节,天地间阳气就一点点生发了,春天万物也会开始由秋冬的衰败、转为生长。不仅如此,自古人们便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

“冬至吃饺子”的由来

“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是古代的一句古话。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所以说,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民间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冬至习俗

北有小饺暖心|冬节这天,北方人会吃饺子,俗语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不仅如此,北方人在包饺子时,常常会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

南有汤圆暖胃|与北方人不同,南方人更钟情于汤圆。有句俗语:“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说的就是南方人每逢冬至,会用糯米粉搓成面团,包上各种馅料,揉成一颗颗白白胖胖的汤圆。一口甜糯下肚,再配上随锅煮的甜汤,比山珍海味还美呢。

潮汕祭祖|潮汕有句民谚是“冬节没返没祖宗”,意思是说外出的人无论如何,这一天都要回家祭祖拜神,不然就是没有祖家观念。于是,这一天潮汕人会备齐猪、鸡、鱼等三牲和果品,在中午前到祠堂拜祭祖先,然后一家人一起吃个团圆饭。

苏州贺冬|苏州人每到冬至夜,会挂喜神像,拜祭祖先。家中小辈还要穿新衣到长辈处拜谒,又称“贺冬”,礼俗基本和过年一样。不仅如此,这一天还要喝一年只做一次的冬酿酒,又叫做“酒娘“。是由米酒和桂花酿制而成,看着那金黄的色泽,闻着有桂花的幽香,入口绵甜,好不怡人。

冬至三候

一候蚯蚓结|蚯蚓作为阴曲阳伸的灵物,感知此时阴气旺盛,因此仍蜷缩着身体。

二候麋角解|而与鹿同科的麋也在此节气逐渐解角。

三候水泉动|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饮食

黑豆核桃猪腰汤

冬至是特别需要养一养的,因为“气始于冬至”。自古节就是“劫”,节气转换的点上人要尤其注意,更何况冬至是阴阳转换的“点”。

黑豆核桃猪腰汤

核桃1两、黑豆1两、猪腰1对、猪瘦肉半斤、生姜3片

?猪腰洗净切开,剔除中间筋膜后切成腰花,再用盐搓洗,清水冲净,用开水汆烫后洗去浮沫。如果猪腰有腥味,在汆烫的时候加入适量的黄酒、或醋可以消除。猪瘦肉同样过水。

?将所有材料放入汤煲内,大火煮开后转小火,1个小时后即可,关火时撒入枸杞,加适量盐调味。

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来说,可以多喝这个猪腰汤。汤里加上黑豆滋肾阴而不腻,核桃这样煮补肾阳而不燥,阴阳平和。害怕胆固醇的话可以不吃猪腰,只喝汤。

冬至,这样重要的节气,它预兆着年关将近。不管是北方的饺子、南方的汤圆、潮州人的祭祖饭、苏州人的冬酿酒,每一碗美食的背后,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期盼,叫做团圆。于是,冬至带给我们的,不止是节日的祝福,而是时之岁末,你已经离开家太久,太久。

(素材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怎样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uangguoji.com/zbzy/5311.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