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节气了,此时太阳直射地球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加上春分又正处在春天的正中间,一分为二,故名春分。
春分一到,雨水明显增多,中国平均地温已稳定通过10度,此时气候温和,阳光明媚。
1春分还是一个难得的养生时刻,此时大自然中阴阳各占一半,因此,中医认为,春分节气养生重在平衡阴阳。
可以通过情志、饮食等调理方式,使人体内环境与大自然的外环境保持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
2春分节气饮食调养
1过热过寒都别吃食物分寒、热、温、凉、平五种属性。饮食上不要过寒或过热。
例如,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需要添加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以防止菜肴性寒偏凉;
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阳类菜肴时,配上蛋类等滋阴食材,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
2春分宜吃多吃时令菜。春令时菜包括韭菜、豆芽、莴苣、葱、豆苗、蒜苗;还有滋养肝肺的晚春水果,如草莓、青梅、杏、李、桑葚、樱桃等。
饮食以健脾助阳为原则,也不妨添加一些甘味食物滋补脾胃,例如山药、木瓜等。
每天的午餐也适宜补充炖汤食品,如胡萝卜排骨汤、白果乌鸡汤等,既可补充人体在季节过渡中需要的水分,又可增加蛋白质的摄入,有助于增强人体抵抗力。
3春分不宜吃不主张吃辣椒,不宜进食大鱼大肉等味重的食物,也不宜吃人参、膏方等滋补品。
因为春季阳气升发,如果吃这些,反而会压抑阳气的升发、碍脾胃,也不利于肝的养护。
3春分时节
根据体质来调理
春分正是忽冷忽热之时,一不小心就容易生病,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有针对性地来调理。
也就是人们说的正常体质,春分养生只要注意饮食搭配合理就可以了。
表现为虚弱,感到疲劳,常出虚汗,容易感冒。除了饮食上调养,还应适量多运动,因为运动利于补气。
表现为手脚怕冷,胃部怕冷。春分本来应是阴阳平衡的时期,但阳虚之体,阳弱不能与阴平衡,容易发生腹泻,应该科学膳食,注意温补。
表现为皮肤干燥、手脚心发热、脸潮红、眼睛干涩、口易渴、大便易干结。可多吃点鸭肉莲藕汤、百合、芝麻。
表现为有黑眼圈,年龄大的人血液黏稠,皮肤易出现淤血斑点。适合吃一些紫菜、海藻、黑豆、柚子、山楂。
表现为易生粉刺和暗疮,有口臭,小便黄。可适量吃冬瓜、西瓜、芥菜、黄瓜、苦瓜。
表现为情绪低落,易失眠。可以喝玫瑰花茶、黄花菜鸡蛋汤、麦片牛奶。春分时节,郊游踏春很有效果。
表现为人较肥胖,感觉肢体困重。应多吃点冬瓜、萝卜、海藻、海带和薏米。
易起荨麻疹,易过敏,皮肤一抓就红。这种体质的人应该少吃海鲜与辛辣刺激之物,少饮白酒。
4养生节气的精神调养:
多动少怒,放慢生活节奏
保持心情舒畅和运动量,更有利于机体的阴阳平衡。
情志状态是肝脏疏泄功能正常与否的关键因素,发怒、生闷气都易使肝气郁结,导致气郁化火,引发肝火上扬。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要多亲近大自然,置世俗于身外,顺应自然,做到平和心态,把得失看淡了,“云淡风轻”的同时,身体也更加清爽。
顺应四时变化是调和阴阳的最好方法,白天阳气主事,人要劳作;夜间阴气主事,人要休息。不违反阴阳消长规律,机体自然康健运转。建议春分时节尽量放慢生活节奏,为调养身心留出空间。
希望今天春分这些养生方法,能助你健康度过这段时间。
声明: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源于北大始于未来
点击扫描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