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
1、桂圆
桂圆性味甘温,能补心脾,养气血,适合偏寒凉体质的人食用。此外,桂圆有开胃益脾的好处,可以改善腹泻;有养血安神之效,可改善贫血、失眠;有补虚长智的好处,可改善健忘。经常上火或有发炎症状者不宜食用。
2、红枣
中医认为大枣“性味甘,温,养胃健脾,益血壮身”。现代营养研究其含有的环磷酸腺,对保养心脏十分有益。喝大麦茶时放6~8颗红枣,能很好地缓解手脚冰凉。
养肝
1、韭菜
韭菜味辛性温,入肝、胃经,能温中行气、散血、解毒,同时可以温养肾阳,男性尤其适合多吃。
2、山楂
山楂含有熊果酸,能降低动物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积,所以,对于“脂肪肝”或是肥胖者来说吃些山楂可消食去脂,是很好的保肝食品,也是防治心血管病的理想保健食品,长期食用山楂,还有降低血压、血脂,防治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疾病的作用。
养脾
1、红薯
红薯性平,味甘,有补脾和血、益气通便的作用。《纲目拾遗》认为红薯能“补中,暖胃,肥五脏”。脾虚之人,可用红薯当主粮,常食之。
2、薏米
薏米,又名薏仁、苡仁、米仁、珠珠米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薏米能“健脾益胃,补肺清热,去风胜湿。炊饭食,治冷气。煎饮,利小便热淋。”中医认为,薏米性微寒味甘淡,入脾、肺、肾经,有健脾益胃、利水除湿、清肺热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脾虚湿盛水肿、湿热痹痛等。
养肺
1、银耳
银耳既为滋阴的良药,又是餐桌上的美食,并且是上等营养滋补佳品,所以被人们誉为“食用菌之王”。银耳味甘淡性平,归肺、胃经,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适用于虚劳干咳、少痰和痰中带血丝、口燥咽干、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等症。
2、萝卜
萝卜在我国民间有“小人参”之美称,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萝卜能“大下气、消谷和中、去邪热气。”中医认为萝卜有消食、化痰定喘、清热顺气、消肿散淤的功效。平时吃一吃,能养肺气。
养肾
1、山药
补肾食材中,首选铁棍山药,铁棍山药富含丰富蛋白质、维生素和多种氨基酸与矿物质,既适合补肾阳虚,也补肾阴虚。山药最好蒸着吃。放锅中蒸煮20分钟左右,每天吃半根,男女老少都适宜。
2、黑豆
黑豆是传统的养生食品,民间至今还流传着“要想长寿,常吃黑豆”的谚语。中医认为“豆乃肾之谷”,醋泡黑豆也是中医治疗肾虚的黄金验方。根据中医五色入五脏的理论,黑色入肾,所以常吃黑豆,补肾的效果自然就会更好一些了。
小贴士:补气食材
夏日高温天气容易使人出汗,经常使人感到口干,乏力,容易疲惫。专家认为,这由气虚和阴虚所致。夏日人体出汗增多,气随汗脱,容易致人气虚。受凉热积,过分疲劳,则容易阴虚。中医认为,夏日应该多选择些补气的食品滋阴补气。专家指出,对于气虚体质者,可以通过饮食的方法进行调养。选择补气的食品,如小米、粳米、糯米、莜麦、扁豆、菜花、胡萝卜、香菇、豆腐、马铃薯、红薯、牛肉、兔肉、猪肚、鸡肉、鸡蛋、鲢鱼、黄鱼、比目鱼等。这些食物有很好的健脾益气的作用,但食用的量不可过多,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餐,也可以配合药膳,效果会更好。对于阴虚者,应少吃刺激性食品,饮食宜清淡,少饮酒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同时保持心情舒畅,生活有规律。但是不可盲目服药,随意进补,以免引起不良后果。专家建议,可以多从日常饮食中注意补气滋阴去火。记者特邀一些中医专家,提供以下一些补气滋阴去火的食方。生津补气人参茶人参和麦冬,略为浸泡汤水中1小时,将人参取出切细片后加水4-6杯,放入锅中煮至半杯,略冷,滤去渣,倒入瓶中冷后当茶饮。●功效:人参补气,麦冬也补气,是适合热燥性者之补气药材。人参主根甘醇,麦冬滋阴生津,两者配合可生津补气。夏日有皮肤化脓者则可以参须10克,瘦猪里脊肉,炖食,每日喝汤吃肉,可即改善。人参大枣粥人参6克,大枣5枚,大米60克加水熬成粥。在制作时,大枣应去掉核,以防人在食用时误吞而发生意外,与人参同煮。●功效:经常食用此粥可补中益气,尤其适合脾胃虚诸症,是很好的药膳。金沙玉米粥玉米粒80克,糯米40克,红沙糖40克(玉米和糯米要用清水浸泡2个小时),加水适量,用大火煮沸后,再用小火煮至软熟,加入糖再煮5分钟即可。●功效:玉米中含有抗氧化剂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成分,所以,此粥对气虚体弱者强身健体有好处。山药桂圆粥山药克,桂圆肉15克,荔枝肉3个,五味子3克,白糖适量。把山药去皮切成薄片。将山药片、桂圆、荔枝肉、五味子同煮,煮好后加入白糖即成。●功效:此粥可补中益气、益肺固精、壮筋强骨、生长肌肉。山药中含有淀粉酶等营养成分,对气虚体质者颇有益处。
觉得不错,底部随手点赞哟↓↓
自治区司法厅每天通过司法厅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