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享有“肉中骄子”的美称,
很多地方做年夜饭时
总少不了吃牛肉。
牛身上每个部位都可以食用,
但要正确地吃一头牛,
吃出健康
就有讲究了。
那么,牛年该如何花式吃牛呢?
牛肉:健脾补血
牛肉味甘性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烟酸、钙、磷、铁、胆甾醇等成分,具有强筋壮骨、补虚养血、化痰熄风的作用,有很好的健脾补血功效。对贫血、体型瘦弱的人士有很好的调补作用。医院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黄汉超提醒,牛肉多吃容易导致火热内聚,特别是儿童,更容易导致食滞,诱发多种热病,所以尽管牛肉美味,但一定要适可而止。
推荐食谱:蒜蓉迟菜心炒牛肉
材料:迟菜心克,牛肉克,蒜3瓣。
做法:迟菜心摘好洗净,蒜切片备用。牛肉洗净,加入少许生抽、胡椒粉、白糖、蚝油、淀粉、料酒拌匀腌制,再加入少许花生油。锅里烧水,加入少许盐和花生油,把迟菜心倒入汆烫后捞出备用。锅热好油后倒入腌好的牛肉炒至七成熟,装起备用。起锅烧油,蒜片爆香,放迟菜心炒匀,加入少许盐调味,再把牛肉倒入快速翻炒均匀即可。
牛腩:暖胃补虚
牛腩比瘦牛肉含有更多的脂肪,因此热量也会高一些,更适合帮助病后体虚患者恢复体力。牛腩含有蛋白质、氨基酸,能够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对于生长发育、术后调养、补充失血、修复组织特别适宜。冬天食用牛腩可以暖胃,是该季节滋补身体的一种很好的食物。
黄汉超提醒,牛腩一般比较嫩,适合炖,不宜用卤的方法。另外,肠胃不好的适宜食用西红柿炖牛腩。
推荐食谱:白萝卜焖牛腩
材料:牛腩克,白萝卜1根,花椒、八角、桂皮、香叶、大蒜、姜、葱、冰糖适量。
做法:先将牛腩洗净,切块。冷水下锅,加入适量料酒、葱段、生姜去腥。煮沸后再放入冷水中洗净。白萝卜去皮,切块起锅烧油,先放入冰糖将其融化后,加入葱段、蒜、香叶、八角、桂皮、花椒炒香。放入牛腩,翻炒,加入适量料酒、生抽翻炒几分钟。加入开水,盖过牛腩。大火烧开后小火炖半小时,将牛腩炖烂。加入白萝卜块,再用大火烧开。调味后,转小火炖20分钟,将萝卜炖烂即可。
牛肚:保护胃黏膜
牛肚就是牛百叶,富含氨基酸和胃蛋白酶,对改善消化功能、保护胃黏膜效果较佳,适合消化性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人士食用。
黄汉超提醒,不法商家会用各种各样的加工手段使牛百叶外观更为好看,常见的例如用双氧水漂白、烧碱增重等,所以购买牛百叶的时候如果外观特别粗大、白净,一定要多留心眼,如果闻起来有刺鼻味道,一定不要购买。
推荐食谱:洋葱炒牛百叶
材料:牛百叶克,洋葱1个。
做法:洋葱去皮切丝,牛百叶切成小块,用开水焯后备用。起锅烧油,放入洋葱大火炒片刻,加适量盐炒匀盛起。将焯过的牛百叶倒入锅内。大火炒,调入适量鱼露、盐、白糖以及胡椒粉。略炒片刻后,倒入炒过的洋葱。翻炒均匀后用生粉勾芡即可。
牛排骨:抗衰补钙
牛排骨味甘性平,有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作用,其滋补功效要强于猪排骨,适合于体虚、免疫力低下、大手术后的人士。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如微循环发生障碍,牛排骨中的胶原蛋白等可疏通微循环,从而改善老化症状,起到抗衰老作用。
黄汉超表示,老年人常吃牛排骨能预防骨质疏松。但在煮骨头汤时应注意,最好用高压锅,这样可以保留较多的营养成分。
推荐食谱:土豆焖牛排骨
材料:牛排骨克,土豆2个,胡萝卜1根,青椒2个,姜、葱、八角适量。
做法:将牛排骨、姜块煮开后,捞出用温水洗净备用。姜切片,八角掰碎,葱切段,胡萝卜、土豆去皮切块,青椒洗净切块。起锅烧油,放入姜片、八角、葱炒香,再放入牛排骨爆炒,加入料酒、生抽、老抽少许,翻炒均匀。加水大火烧开,放入土豆、胡萝卜小火炖半个小时,待收汁放入青椒翻炒均匀,调味即可。
牛筋:缓解腰膝酸软
牛筋富含胶原蛋白,味甘性凉,脂肪含量非常低,也没有胆固醇,具有美容的作用,可以使皮肤更有弹性、更光滑,延缓皮肤的衰老。另外,牛筋有助修复关节软骨,可辅助治疗肌无力、肌萎缩等病症,对腰膝酸软、身体瘦弱者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黄汉超提醒,多食容易生肉刺(也就是疣的俗称),所以吃牛筋也要适可而止。
推荐食谱:红烧牛筋
材料:牛筋克,冬笋50克,辣椒、姜适量。
做法:将泡发的牛蹄筋切成长7厘米的条;冬笋、红椒、生姜切碎。锅中加清水,将洗净的牛蹄筋倒入,加绍酒煮沸焯1次,炒锅放茶油,烧至七成热时,加入生姜,牛蹄筋煸炒几下,接着下冬笋、红椒片,放盐、酱油,再倒入牛清汤煮沸,待汁收浓时,放味精,用湿淀粉勾芡,淋芝麻油即成。
牛尾:促进骨骼生长
牛尾富含蛋白质和钙,有助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对于青少年儿童以及骨折术后患者较为合适。而且所含的牛脂少,用来煲汤味道鲜美而不腻口,所以颇受大众青睐。
虽然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牛尾,黄汉超提醒,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应慎食。
推荐食谱:番茄淮山牛尾汤
材料:牛尾半斤,鲜淮山1根,番茄2个,姜1片。
做法:牛尾洗净后焯水,鲜淮山去皮洗净后切块,番茄洗净后切块。水开后加入姜片、牛尾和鲜淮山煮2小时,加入番茄煮15分钟,再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指导专家/医院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黄汉超
文/健康参考全媒体记者张洵
通讯员/李朝金小洣
编辑/殷鑫
▼往期精彩回顾▼广东岁旅游达人周秉刚:96岁还出国自由行,养生就是“在路上”
虚不受补其实是补得不对!先调体质后进补,防病效果好十倍
红血丝居然是静脉曲张早期症状!不要等到爆青筋才治疗
日本岁以上老人超8万,女性占88%,长寿法则藏在健康生活中
手指变得又粗又圆,一查竟然是肺癌!有这种特征快去查心肺功能
不想换人工关节怎么办?保住自然关节,微创治疗带来新“膝”望
关于我们
《健康参考》是由老人报主办,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主管的健康类杂志,致力于为读者提供专业、权威、实用的健康指南,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