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其实很简单:吃的对、想的开、睡的着。但是,健康虽然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不容易。
首先,吃的对,就不容易。要怎么吃才健康呢?
首先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来吃,不可一概而论。再就是要根据季节变化来吃,到什么节气,就要吃什么东西,以便借助自然之力,顺势而为。
自古民间就有在处暑时节吃老鸭汤的习俗。这些民间习俗能够流传几千年,必定有其合理性。鸭肉可补虚劳、养五脏、清虚热,特别适合上热下寒体质、或是容易上火的人吃。
处暑后喝鸭汤,一是为了防秋燥,二是为了补充体力。
每年在这个节气,许多人都感到口干舌燥,喝水也不太管用,这是由于秋天的燥气引起的,而且很多人还会因此出现干咳嗽。
而鸭肉性凉润,能滋阴润燥,非常适合处暑时节吃。
另外,刚刚经过整个夏天的消耗,许多人都感到比较乏力,特别是老人、孩子、或体质弱的人,在季节交替之时,容易感冒、咳嗽、或腹泻。
鸭汤的营养价值很高,有滋阴、养血、补虚的作用。既可以滋补身体,增强免疫力,又不会上火,是很好的清补食物。特别适合在气候变化的处暑时节吃。
清炖老鸭汤宜放姜和萝卜,这两个食材是最佳搭配。自古就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秋天则把萝卜和姜组合到一盆老鸭汤里,既美味又健康,将食疗和美食结合到极致。
准备食材:
老鸭一只:最好的选农村散养的老土鸭、一年以上的母鸭。
生姜五片:可以温胃、散寒、开胃、祛湿,还可以去除鸭肉腥味。
白萝卜克:白萝卜可以理气助消化,促进肠胃蠕动,有助于体内废物和毒素的排出。
根据体质不同可选的食材:
湿气重的人,可以加薏米50克:能健脾去湿。刚经过潮湿的夏季,特别是在潮湿的地区,身体里难免会有一些湿气。为了使薏米的口感更好,建议先用冷水浸泡几个小时。
大家试一试吧,很美味的哦。把食疗融入一日三餐,享受美食,吃出健康。无忌大夫与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