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子益:“冬至者,阳热降极而升之位也。此时若天暖不冷,或闻雷,或起雾,阳气外泄,便起上热下寒人死最速的温病,来年春夏病更大也。”
来源:72物候元气生活(ID:lif72)
1冬至一阳生就是“活子时”南怀瑾有“活子时”的说法,它其实是指一种自然的、生命的春意,过了冬至,阳气就一点点生发了,春天万物也会开始由秋冬的衰败、转为生长……一年的生长收藏自此开始。
今年交冬至节的时间是今日下午18:44:07。
冬至是北半球白昼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自此开始进入一年最冷的三九天。
2冬至是特别需要养一养的,因为“气始于冬至”自古节就是“劫”,节气转换的点上人要尤其注意,更何况冬至是阴阳转换的“点”。
冬主收藏,收藏对生命来说就是——归根,而归根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睡眠。
冬至子时一阳初生,为一年最大的阴阳交接时刻,宜亥时(晚上21:00)入眠,让子时在睡眠中度过。
若子时(23:00-1:00)长久不能入睡,直接损伤的就是坎中一阳。
冬至在上古出现时,是比“春节”还重要的节日,一些地方至今仍延续了“冬至大过年”的老习俗。全家人要一起吃个“过冬”饭,因为今天能平安地在一起,很重要。
所以今日,不宜奔波劳累,宜早早归家,早睡安眠,在恬淡虚无中完成阴阳交接。
3古人说,冬至起雾,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冬至者,阳热降极而升之位也。此时若天暖不冷,或闻雷,或起雾,阳气外泄,便起上热下寒人死最速的温病,来年春夏病更大也。”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彭子益著。
冬至起雾,这是阳气外泄的象~~今年冬至,很多地方都起了雾或霾……
这是一种气机往外散,不能潜藏收敛的表现。
原本冬至后节奏是一阳生,可这会儿阳气升太快,而且收都收不住,降不下来……
此时木气偏旺,肾水制不住肝木之火,肝火虚浮,眼睛干涩,木盛反侮金,这段时间呼吸道感染多发,嗓子痛,咳嗽,口腔溃疡,口干舌燥之类,也容易便秘。
4冬至温补么?我就呵呵了所以嘞,冬至不吃羊肉、不艾灸、不补不舒服斯基的朋友,看在今年雾霾神降临的份上,且消停消停~
去年冬至刚好也是多地雾霾,气逆,跟今年的气运很相似,来看看那些忍不住温补的朋友们:
那两天大家的留言,像这样的情况特别多:
?o?:花花,冬至开始觉得体内很火,大便干结,眼睛干涩,小便多,以前一天两三次,现在一小时都会上一两次
其其:冬至突然流鼻血是啥情况?几十年没流过。突然一天就流了3次!
老猫:这几天在连续每天中午艾灸中脘神闕关元,睡眠变得不好了,花花:应该怎么办呢?
如果你们那边冬至,天不冷、起雾(或雾霾),或者你舌质颜色偏红,那么,很多人都在讲的“冬至特别特别好的养生法”:吃羊肉、艾灸。。种种温补法,不是你的菜,就不要惦记啦。
能温补的人
或是真正的寒症,舌质偏淡偏白。
或是肾气稳固之人,HOLD得住火;
或者天气真的很冷,能制得了火。
所以往年的冬至汤“当归生姜羊肉汤”,按今年冬至这个气象,这个汤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是火上浇油。所以我们必须看体质喝。
5冬至后的上热下寒,用“乌梅三豆饮”来解做法:黑豆、黄豆、绿豆、乌梅各30g,冰糖适量,煮2小时代茶服。
——此方出自张涵《圆运动古中医临证应用》
用的都是食物,煮出来酸酸甜甜,无任何副作用,偶尔都可以吃一下。
这个看起来很可口的茶,是《圆运动》里,专治温病的两个古方“乌梅白糖汤”和“扁鹊三豆饮”的合方。
味酸,能收敛外散的相火、肝木之气,生津液。肝木主疏泄,疏泄太过,相火就会过分地外散。乌梅能扭转这种失衡的气机。
补脾胃,又不会阻遏气机运行。而且,乌梅的酸和冰糖的甘味合在一起,可以预防16年气机逆而出现的温病。
黄豆和黑豆养肝木,补中气,降肝胆经相火,绿豆清肝热。
6“乌梅三豆饮”适宜什么人喝?给上热下寒的人降虚火明明是虚得不要不要的人(没精神、爱睡觉、容易累),可比谁都爱上火;
喉咙痛、牙龈肿痛、口腔溃疡;
眼睛干涩、红肿;
咳嗽、心火旺睡不安稳、脸上发痘……
然而又容易尿频、腰腹冷痛。
种种“上焦热下焦寒”的虚火上炎,都可以在上火的时候喝这个茶,或平时偶尔喝一下预防。
因为此方最“平淡和养”,它只是帮你把你原本的阳气敛藏住,丝毫不伤及“根本”。
也正因如此,实证的上火症状不能用这个方子,就是那种平时身体倍棒,突然上火的,一般是实火,不能用,因为乌梅、黄豆皆是补品,不虚忌用。
7冬至吃什么?交子,交子时一阳之生气
糯米为皮,固肾气
在寒极之日,养肝木的生气
祛寒湿、固肾气
除寒湿、化淤堵、固肾气
这些吃食,每一样都带着几千年传统智慧的光辉,和这个节气特别的“生气”,它们真正是生猛了千年的冬至当令之食!!!
祝大家冬至归根,有静~■
罗大伦:冬至节气,肾精亏虚的人要保养好自己
罗大伦CCTV《百家讲坛》中医专家
年生,辽宁沈阳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原任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节目主编。曾在CCTV《百家讲坛》栏目主讲《大国医》《名医是这样成名的》系列。
来源:罗大伦频道(ID:luodalunpd)
今天是冬至这个节气了,在中国的很多地方,冬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冬至吧!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古人观察到,自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天地阳气开始生发渐强,因此,冬至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
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逐渐变长,夜间逐渐变短,所以,有俗话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每年,都有朋友在这个节气问,为何从此白天开始越来越长了,而天气还没有到最冷的时候呢?
这是因为,冬天,大地吸收了寒凉之气,慢慢释放,所以尽管太阳向北移动了,但是大地释放的寒气才开始出来,这样,才导致了最冷的日子仍然在后面呢。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那么,冬至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对冬至非常重视,除了当做小年来过,还提到这是一个养生的好的节气。古人认为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因为从冬至开始,阳气始生,生命活动开始由衰转盛,由静转动。此时养生有助于保证正气,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那么,在“一阳始生”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呢?
我们需要注意,保护好阳气与肾精。
先说阳气,这个时候的阳气,就像一个小火苗一样,此时,开始逐渐旺盛,因此,这个节气的阳气的保护,非常关键。
所以,我们尤其是要提醒阳虚体质之人,平时本来就手脚冰冷,怕冷怕风,身倦嗜睡,在这个时候,一定要更加注意保护阳气,不要令阳气受伤。
古人说这个节气要商旅不行,其含义是此时不要触冒严寒出门,这就《黄帝内经》里面讲的冬天养生要“去寒就温”的意思,此时如果被寒气伤到,则阳根被伤,则阳气的起点就会比较低,那么,这一年里阳气的生发则可能受到影响的。
所以,这个时候,雾霾这么重,天气湿冷,大家就尽量不要去触冒这种寒湿之气了。
另外一方面,阳虚之人,在这个时候,可以借助这个时机,来培补阳气,因为这是一年阳气始生的时候,所以,我们要特别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