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指经常性睡眠不足,或不易入睡,或睡而易醒,醒后不能再人睡,甚至彻夜难眠的一类病证。由于睡眠不足,临床常伴有头昏头痛,四肢疲乏,心悸健忘,心神不宁等症状。本病常妨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顽固性的失眠能长期给患者带来不可名状的痛苦,甚至形成对安眠药的依赖性,造成恶性循环。
中医认为,失眠属“不得眠”、“不寐”、“不得卧”、“目不瞑”等病证范畴。中医认为本病主要因长期过度疲劳、精神紧张或情绪波动,以致心失所养或心神不宁。其病位在心,但与肝胆、脾、肾等脏功能失调亦密切相关。根据临床症状一般可分为心脾亏虚、心肾不交、肝郁化火、痰热内扰等证型。
日常调补
1睡前不宜兴奋
睡眠是大脑神经细胞由兴奋转为抑制的保护性反应。睡前半小时不能剧烈活动,不宜大声嬉闹,看电视或电影不要太晚。以免使大脑皮层呈持续兴奋状态。此外,应消除不利于入睡的环境因素,如喧闹、灯光、噪声或振动等。睡前放松活动。睡前1~2小时应做些轻微的放松活动。如到室外空气新鲜的地方慢慢散步半小时,或打打太极拳,做做有氧运动。
2睡前不宜吃东西
人体在睡眠的时候,大脑神经细胞处于休息状态,消化系统的活动减慢。如果睡前吃东西,特别是吃油腻食物,或者吃得太饱,会增加胃肠的负担。古代医学家说:“胃不和,则寐不安。”睡前吃东西会妨碍睡眠,睡后多梦。
3日常饮食多注意营养
日常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如豆类、奶类、蛋类、鱼类、绿叶菜、苹果、橘子、百合、山药等。注意具有补心安神、促进睡眠的食物摄入,如核桃、红枣、小麦、牛奶、蜂蜜、猪肝、阿胶、蜂蜜、灵芝等。
4忌食食品
忌喝浓茶、咖啡等兴奋中枢神经的饮料。慎用鹿茸、人参、附子等热性补药。
辨证论治
心脾两虚
临床表现:不易入睡,多梦易醒,神疲困乏,面色少华,心悸怔忡,口淡无味,纳呆,食后腹胀,易汗出,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龙眼枣仁饮龙眼肉10克,炒枣仁10克,芡实12克。
三物合煮成汁。
补脾安神。
龙眼莲子羹龙眼肉20克,莲子(去衣)20克,百合20克,冰糖20克。
先用开水浸泡莲子,脱去薄皮,百合洗净,开水浸泡。将龙眼肉、莲子、百合、冰糖放入大碗中,加足水蒸透,即可食用。
补益心脾。
仙传茯苓糕大个白茯苓克,蜂蜜克。
将大个或整块白茯苓入蒸笼里闷蒸,大火蒸3小时以上取出日晒1天,再蒸再晒,如此重复蒸九次。在最后一次蒸过后,趁热用刀切成薄片,晒干为度,收贮于瓷缸中,服时蘸蜂蜜。
安神益智。
江苏泓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北京治疗白癜风一次多少钱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