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补调养
滋补调养

您现在的位置: 滋补调养介绍_滋补调养注意 > 滋补调养注意 > 今日冬至,送你一个冬季养藏最好的进补方法

今日冬至,送你一个冬季养藏最好的进补方法

发布时间:2021-3-20 16:51:27   点击数:
北京较好的冻疮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582594.html

俗话说:“数九寒天,冷在三九”

三九天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

三九四九冰上走

天寒地冻、万物闭藏、阳气潜伏

从冬至算起的“九九”八十一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被人们称为“数九”,而这冷中之最,又从“三九”开始。

经过春生、夏长、秋收,冬天是潜藏,把有价值的东西藏好,为了新一年的生发做好物资储备。

农谚说:瑞雪兆丰年。白雪覆盖大地起到封闭的作用,促进回收在地下的阳气,与自然相应,身体内部的阳气,也要潜藏起来。

阳气是什么?类似于动能、热量,如果冬天阳气不收回来,明年春天的“发陈”就失去了物质基础。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冬天养藏,如果身体消耗太过,来年春天很容易发烧生病。

《黄帝内经》说“水冰地坼,勿扰乎阳”。对于身体的保养,也要遵循「无扰乎阳」的原则,别打扰身体里潜藏、安静的阳气。

那么该怎样才是中医眼中的三九寒冬养生呢?

答案便是——怂着。也可以说是「省着点用自己」。

0

[好好睡觉,节能藏精]

睡眠有多重要?曾有人幽默调侃:「可以包治百病的良方,不是爱马仕,而是睡眠。」

没错。

尽管古人早已知道:「冬三月……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充足的睡眠,是保证阳气潜藏的关键。睡得越深,阳气潜藏的越深。有任何事情需要加班,早上早起,也不要晚上赶工,睡觉是最能节省气血,补养身体的方式。冬天就是要好好睡,冬天养不好自己,等到了春天身体会更加亏耗。

尽量在22点入眠,把握好阴阳交替的关键时刻。天人相应,子时人体中的阳气,也像一个初生的宝宝一样,只有在睡眠中,才能阳气入阴,让阳气在体内得到很好的滋养。子时为一阳生,为阴阳交替之时,若不能入睡,直接损伤的是坎中一阳,长此以往,坎阳亏虚,各种疾病应运而生。因此,一定要在22点左右去睡觉,让身体在23点时,进入一个相对稳定深沉的睡眠状态,让阴阳转换的更加从容安稳。睡前小时,不看电脑电视手机。睡前小时看电视、电脑、游戏这些会让人越来越兴奋,本来循行人体表面的阳气要回家睡觉,而你却让他出来陪你看电视打游戏,他会累死的。

02

[柔性运动,蓄藏体力]

「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汗出,发泄阳气,有损于人也。」

入冬后,阳气是要收要藏的,我们当静以藏阳,而不能剧烈运动以耗阳散阳。大汗淋漓的运动,让身体消耗阳气。

如果是晚上运动,大汗淋漓,不仅伤阳,更会伤阴——损伤肾阴。时间长了,便会长痘,疲乏,脱发,失眠,一副肾阴虚的样子。

《扶阳讲记》中提到“动能生阳,也能耗阳”,其实运动的本质是加强气血的流通,适合于阳气尚足但气血不畅之人,或为饮食厚腻,或为久坐不动,或为思虑过度,但绝不适合于气血大亏之人,因为虚人阳气固摄的功能不足,运动后阳气耗散致阳气更虚。

中医其实不推荐那种肌肉猛男一般的运动,身体的气血在肌肉上,如果气血本身就不多,那么内在就会有亏空。运动四肢肌肉,不如运动气血。气血畅了,内在温暖。

推荐一个非常好的补益气血的运动方式,来自正心堂七非先生自创的——柔式大礼拜:

每天做上几组,在柔和深长的呼吸中,体会每一个细胞的舒展和与自然能量的和谐交互,自然而然打通每一处微循环,看似没有什么大的运动量,但已经全身畅暖!

03

[简单吃喝,平衡气血]

民谚有“冬令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但是进补不是“盲补”。到底如何进补呢?冬季饮食调养以甘温为主,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则补之”的古训,既少食生冷,也不宜燥热,有的放矢地食用滋阴潜阳的补益类膳食为宜。尤其是女性,一定要穿棉裤,多喝宫主茶,会很有好处。??戳图片抢购????戳图片抢购??更重要的进补,在于身心的和谐平顺。人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自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对大多数人来说,“养生”实际上是基于对生老病死的恐惧。特别侧重养生,那你放心,那其实叫念念讲死。因为在心里造一个巨大的分别,造了一个此是彼非,失去了本有的自身平衡。而实际上无论怎么养生,都会活到死,放下这个心。所以,不那么多刻意的食物分别,平等的接纳一切,随顺平常,就是最好的进补。

04

[借境观心,感恩一切]

真正的健康,包括了身与心两方面。身与心到底孰轻孰重呢?

《黄帝内经》中就提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现代医学也有统计,70%的疾病与情绪有关。中医认为心藏神,可以统领五脏。情绪内通五脏,心神和谐则五脏和谐,自然健康。

所以养心,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人若整日忙碌于实现不了的私欲,其结果所愿总是不遂,所求总是不得,必致心情不悦,相火引动,耗散阴血。那怎么能在千头万绪的缠缚中,对人生种种境遇有直下畅快的洞然明白,拥有一份健康、喜悦、和谐、从容的心态呢?

七非先生在冬季闭关中,遥寄了这段关于心性道的体会,发于大家共勉:

大家要从根本上知道,众生真的很伟大,彻底伟大,因为众生是彻底替菩萨扛病的人。

为什么呢?因为行菩萨道的人初发心都是要利乐众生。但有这一念发心在,自己做的所有事,就自然求好、向好、付出好,这些也自然就是破执的过程,如同竹林春笋、茧蛹破壳。

这个过程,也自然会是一个迷于分别取舍而难以自知的过程,因为眼光都在好上,而忘了破执。自然,拔出萝卜带着泥,首先暴露的一定是自己的习气执着,这些其实都是病毒。

这些习气执着的病毒,总要有个消化的出口,那就自然全是众生在替菩萨扛着、化着,陪着菩萨一步步走向成就。

这就是《华严经》上说“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

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大家做任何事,都当如是观察,谁人不求好,谁人不向上?都是众生,也都在各自的生活里努力行自利利他之道。

故而真行者,当彻彻底底的随顺因缘,以观心破执。而不是定义是非,落入习气标准,那样,无论你做什么做了多少,都还是个轮回游戏,无非披上了佛法的外衣,多了一层糖纸罢了。也违背了自己的初心。

念念不失这个认识,根本重要。不然越学佛,尤其自己越好像越来越有智慧、有清明、与众不同,再敢有点儿小神通小功能,那得狂成什么样子?

须知“我慢高山,法水难入”,是真的。高山上其实也有水,可这水,是冰雪,你可受得了?

要能就着别人现前的缘,随手就优化自己,管他什么顺缘逆缘,合意不合意,对错是非,取舍分别?哪有这些?这些哪个生带得来,死带得去?

彻彻底底都是借以观心,给予加持,陪伴成长的增上缘。你想吃糖,这就是大蜜缸,现成即是!哪还用作意外求,这不成了弃家珍如鄙屣,拿着金饭碗要饭了么?

往往很多人不会得,掉到习气里。其实他一掉进去,你哪怕但生慈悲分别心,就已经跟着掉进去了。

这也就是在给你培福的机会,看你有没有力量把自他都转出来。能转出来,就是菩提。怎么转?生大感恩,彻底感恩,让你看清自己当下的动念执着。多好!就从这里入,彻底没是非。

道莫行迷,我们共勉,亦各自省之。

养生不是玄妙的中医理论,没有一劳永逸,不可一蹴而就;养生是生活的点点滴滴,更是日日清明的生活方式;养生是相伴一生的生活态度,身心舒畅,百脉俱通,让我们一起“心自在·爱生活”。

本文经深度编辑,版权归发布者与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与平台联系。对未经平台许可的转载、修改等侵权行为,平台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

欢迎收听七非先生主讲的《破迷显真的实用五加行》(点击图片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uangguoji.com/zbzy/1125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